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秋风送爽,五谷丰登。在江淮大地的秋收画卷上,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不仅以科技之力架起贯通山野的“信息天路”,更以拳拳之心派出来自云端的“护航使者”。当满格信号打破地理阻隔,当志愿红马甲奔走在金色田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技术与温情并重的秋收交响曲,正焕发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韵律。
信号满格,深山特产“飞”出皖南
大山,曾是天赐的宝藏,也是发展的屏障。如何让深藏于皖山皖水间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地理鸿沟,直达全国餐桌?在这个丰收季,安徽移动以一张优质高效的通信网络作出回答。
“多亏了你们移动的优质网络信号,才让我们家乡的特色山货更多、更快速地走出了这深山。”池州石台县七井画坑村的李大爷,对着前来进行网络保障的移动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个被誉为“中国硒秋摄影创作基地”的村庄,因绝美的秋色吸引着全国游客。安徽移动成立的5G网络保障工作组,让优质网络成为这里的新“基础设施”,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分享之需,更让村民能随手拍视频、发朋友圈,为家乡的民宿和特产引流。
网络,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新农资”。在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深刻。以往,由于交通闭塞、网络滞后,这里的优质山核桃多以初加工形式低价出售,每斤利润不足3元。今年,安徽移动提前启动“数智助农”专项行动,提前完成全乡网络升级,并为电商农户提供千兆宽带及 24 小时网络保障。
网络“护城河”一经筑牢,效益立竿见影。返乡创业的胡大姐激动地展示着直播间里不断刷新的订单:“以前直播总卡顿,现在用移动5G专网,画面又清晰又流畅,粉丝量一个月涨了3万多!”从“每斤利润不足3元”到订单纷至沓来,一条畅通的网络信息公路,真正将“丰收在望”变成了“增收在握”。
暖心护航,守望相助守候“粮安”
秋收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当阴雨不期而至,当劳动力短缺成难题,谁能为期盼丰收的农户带来最坚实的支持?安徽移动的答案,是穿梭田间的“志愿红”,也是通过云喇叭传来的“科技音”。
在合肥巢湖市,移动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挽起袖子俯身红薯地。他们与农户分工协作,小心刨开泥土,将红薯捡拾铺晒。“志愿者们减轻了我们的劳作负担,确保红薯及时归仓。”一位农户感慨道。这“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让科技企业的温暖在泥土芬芳中深深扎根。
在皖北宿州,持续阴雨给秋收带来严峻挑战。移动驻村队员和志愿者深入田间,助农抢收玉米,帮忙搭建玉米栈子。与此同时,“云端”力量正在集结。“要加速玉米、大豆籽粒脱水……”在砀山县各村镇,5G云喇叭正通过移动网络向村民实时进行科学调度。这套已在全县174个村级点“上岗”的系统,让乡村宣传效率大幅提高,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声音”。
当5G信号在深山扎了根,当云喇叭在田埂间响了铃,当红马甲穿梭于金色稻浪,安徽移动正以科技之力和人文之光,在江淮大地的秋收图景上,绘就了一幅“颗粒归仓、百姓心安”的温暖画卷。这画卷里,有现代农业的智慧光芒,更有通信企业扎根乡土、服务为民的初心与担当。(安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