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章晟
2025年10月31日,在湖北省定点采集医院里,95后女孩杨娇(化名)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血液顺着导管缓缓流出,被分离出珍贵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经过数小时的采集,她成功捐献了29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火种”,被火速送往华东地区,将回输到一位素未谋面的女性血液病患者体内,为她点亮生命的希望。
![]()
![]()
时间回溯至2014年秋,彼时,还是一名大学新生的杨娇,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生命,她毅然留下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除了加入中华骨髓库外,杨娇还是一位无偿献血者,截至目前,已累计献血4次,总量达到1400毫升。杨娇在大学期间就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河南省某县的一所小学进行支教,用知识温暖幼小的心灵。步入社会工作后,她依然保持着这份善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回想起11年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决定,1995年出生的杨娇笑容爽朗,“当时觉得这是一件很酷、很有意义的事情,没想太多,就想着万一有一天能帮到别人呢。”她没想到,这份看似偶然的善举,却早已在她的人生轨迹中埋下了伏笔。
11年里,虽然杨娇的联系方式几经变更,但她的初心未曾改变。2025年,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工作人员联系上她,告知她与一位华东地区女性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当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时,她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下来。“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有点蒙,感觉像中了‘生命彩票’。”杨娇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但我很快就确定了,我要捐髓救人。历经11年,不就是在等待这一天吗?”
之后,高分辨检测和杨娇的全面体检顺利通过,捐献日期定在10月31日。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从事主播运营相关工作的杨娇,妥善安排好了工作,为这场“生命接力”做好了万全准备。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这次生命的馈赠,杨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有些丰满的她,为了更好地保证捐献质量和促进术后恢复,下定决心进行体重管理,她强迫自己早睡早起,饮食也清淡健康了很多。她笑着说:“这算是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一个‘附加礼物’,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健康的自己。”
经过前期的准备,10月31日,杨娇如期履行了她的“生命之约”。采集过程顺利,她成功捐献了29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也成为湖北省第755例、中华骨髓库第21417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份“生命火种”已于当天紧急送往受捐者所在医院。
捐献结束后,杨娇也托工作人员送去自己手写的书信,信中送去祝福,希望受捐者能够尽快康复。
采集结束后,杨娇才松了一口气,她表示,这场跨越地域、素昧平生的生命相遇,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缘分,“我只是一位平凡的年轻人,做了一件遵循内心选择的小事。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竟然可以如此直接地参与另一个生命的延续中。”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科学地认识造血干细胞捐献。“多一个人加入,可能就多一个家庭能重获团圆。”她呼吁更多人关注血液病患者,加入志愿捐献者的行列,共同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