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毛主席口中的这个“他”,不是旁人,正是董其武将军。他一直到83岁那年才入党,却官至副国级干部。
![]()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这位抗日名将的传奇军事生涯吧。
![]()
1899年,董其武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那时候的河津土地贫瘠,风沙又大,董家常年都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董其武从记事开始,就跟着母亲去地里干活。
12岁开始,为了帮家里还债,他不得不去给地主家背煤。那时候背煤的路,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冬天结着冰,夏天晒得烫脚。董其武每次要背几十斤煤,走几十里路,一天下来,肩膀磨得通红,脚底板全是水泡。可就算这样,一天挣的钱,还不够还地主家的利息。
有次,他在背煤的路上看到有人卖豆腐汤,热气腾腾的,闻着香,他就想:要是能支个小摊,挣点钱给母亲治病就好了。后来他真的攒了些钱,在路边支起了小摊子,就这么一点点攒,硬是还完了家里的债。
![]()
可董其武心里不满足,他总觉得,光靠卖豆腐汤,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这苦日子里的乡亲。那时候的中国,到处是战乱,山西又常被军阀折腾,他看着身边的人受苦,心里憋着一股劲:要去当兵,要保家卫国。
1919年,阎锡山在太原创办学兵团招生的消息传到了河津,董其武听说后,立马借了些钱,揣着几个窝头,徒步往太原走。他走了十几天,脚磨破了就用布条裹着,饿了就啃口干窝头。
到了太原,他才知道,这次招生光来的就有好几千人,只招几百个。可董其武不怕,他从小就肯吃苦,读书也用功。考试的时候,他三科都考了第一,总分更是拔尖。
最终,董其武顺利穿上了军装,站在队伍里,看着晋绥军的旗帜,他心里想:以后再也不是那个背煤的娃了,要做个能保护人的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往长城沿线打,董其武当时是国民党军第73师436团的团长,奉命去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军。那时候他们的装备差,日军有飞机大炮,他们只有步枪和手榴弹,可董其武一点不怵。
![]()
战斗打响那天,日军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工事被炸得稀烂。董其武趴在战壕里,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眼睛都红了。他喊着:“兄弟们,咱们身后就是老百姓,不能退!”然后拿着枪,带头冲了上去。
战士们见团长都上了,也跟着往上冲,和日军拼刺刀。这场仗打了15个小时,他们打退了日军十几次进攻,阵地愣是没丢。
1936年冬天,绥远抗战爆发,董其武已经是旅长了。
![]()
日军和伪军占了红格尔图,还想往绥远腹地打。董其武知道,红格尔图一丢,绥远就危险了。他决定搞突袭,选了一个深夜,带着部队悄悄绕到日军后面,趁敌人睡觉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
伪军本来就怕死,一听到枪声就乱了,日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包围了。这场仗打了四天,董其武的部队全歼了几千日伪军,只有敌首田中隆吉和汉奸王英跑了。捷报传到北平,老百姓都上街欢呼,董其武也成了人人知道的“抗日英雄”。
全面抗战爆发后,董其武更是没闲着。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五原战役,哪里打得凶,他就去哪里。
![]()
1937年年底,董其武又成了101师的师长,在一次战斗中,他的手臂不慎被流弹擦伤。当时他正在指挥部队冲锋,自己受了伤都没察觉,直到战后才发现袖子上都是血。
身边的参谋见了赶紧劝他去包扎伤口好好休息,他却笑着说:“这点伤算啥?等鬼子打跑了,有的是时间歇。”
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军投降,董其武整整打了12年鬼子,这十几年里,他身上的伤添了一处又一处,可他从来都没退缩过。
![]()
日军投降那天,他在归绥军营组织悼念仪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忍不住落下泪来:终于能给那些牺牲的兄弟们一个交代了。
![]()
日本投降之后,董其武就担任了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但不久之后,蒋介石又准备发动内战,还给他发了电报让他去接收绥东。
但他知道,从抗战时期开始,绥东就是八路军大青山游击支队的根据地,要是他真去抢,肯定会打起来。他去找了傅作义,面对老上司,董其武忍不住说:“傅将军,咱们打了十几年鬼子,现在还要把枪口对着自己人吗?老百姓都已经够苦了!”
1949年1月,傅作义宣布北平和平解放,消息传到绥远的时候,董其武正在归绥的办公室里面看地图。知道这件事以后,他心里了又惊又喜,惊的是傅作义竟然能突破国民党当局的压力选择和平;喜的是北平终于免于战火,百姓们也能够安生过日子了。
![]()
但董其武心里却还有些忐忑,绥远一直都是傅作义的老地盘,怎么北平的协议里面一直都没提一句绥远?他赶紧给北平打电话,说自己要去见傅作义。
两人见面后,傅作义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其武啊,现在时局已经不一样了,民心向背才能决定成败,咱们得跟上时代潮流,走和平的路。”董其武听了,也深受震动,他紧紧握住傅作义的手说:“我明白了,绥远也走和平的路。”
回到绥远以后,董其武就开始在暗中准备起义。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南京的特务还在绥远到处搞破坏,又是放出各种谣言,又是 搞什么“暗杀”活动,甚至还有些思想顽固的部下说要跟共产党拼到底。
![]()
面对这样的情况,董其武也知道急不得,得先让大家明白和平的好处。随后,他就常常去部队和地方上转悠,得空就跟士兵们拉家常,说说他们的老婆孩子,说说打仗的坏处。不光如此,董其武还跟干部们一个个谈话,慢慢打消大家的顾虑。
1949年2月,傅作义去西柏坡见毛主席,回来跟董其武说,毛主席提出了“绥远方式”:不用打仗,先划个停战线,让董其武慢慢做工作,等时机成熟再起义。董其武听了,心里踏实多了:“有了这个方式,咱们的起义就有方向了。”
可南京方面还是不罢休,先是停了发给绥远部队的经费,后来又派了飞机来接董其武去南京,董其武借口说自己要管理部队,说什么都不肯去。
1949年9月18日,包头绥远省银行礼堂举行“绥远和平起义签字仪式”,董其武率先签字。那一刻,董其武激动地说:
“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选择了和平,绥远的老百姓安全了!”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董其武给中央写报告,要求带着原绥远起义部队去参战。中央批准了,把这支部队改编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
1951年9月,他带着部队跨过鸭绿江,任务是在朝鲜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机场,还要负责后方警戒。
那时候,朝鲜的天空上方天天都有美军的飞机盘旋。董其武的部队刚刚到达工地,来不及休息就开始紧张地干活。董其武自己也是每天都去施工现场,跟战士们一起扛水泥、挖土方。晚上还跟干部们开会,研究怎么才能加快速度。
一开始,工地伪装得好,美军没发现,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10月18日那天,27架美军B-29轰炸机飞了过来,扔下许多炸弹。工地一下子变成了火海,水泥跑道被炸得全是坑,工棚烧了起来,有的战士被埋在沙石里,有的被炸伤。
![]()
董其武赶到工地的时候,看到到处是废墟,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可他没哭,而是对战士们说:“美军炸得越凶,咱们越要把机场修好!为牺牲的兄弟们报仇!”
接下来的日子里,战士们白天清理定时炸弹,晚上还得挑灯干活。董其武也不例外,天天跟大家一起干活,饿了就吃压缩饼干,冷了就搓搓手接着干。
有一次,一颗定时炸弹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爆炸,幸好他躲得快,只是溅了一身土。战士们让他去后方,他说:“你们都在这,我哪能走?”
短短3个月之后,机场就修好了,比原定的计划提前了15天。毛主席还给他们发了贺电,朝鲜还授予董其武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全兵团有6000多人立功。
![]()
1955年的时候,人民解放军要授衔了。董其武知道自己被定为上将军衔的时候,心里很不安。
![]()
他找到华北军区党委书记杨成武说:“我起义之前只是个中将,现在能和以前一样就很不错了,哪还能当上将呢?”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请求对方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看了信以后,对杨成武说:“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论功劳、论资历,都该授上将。你杨成武是共产党员,可授可不授;董其武,不可不授!”
这话一出,董其武心里忍不住一阵暖流,他也明白了党的政策:不管以前是哪个部队的,只要为国家做了贡献,党就不会亏待。
9月底,周总理在国务院礼堂给董其武授上将军衔,后来毛主席又在怀仁堂给他授了一级解放勋章。
![]()
其实早在1950年的时候董其武就想入党了,当时他第一次向杨成武提出入党的愿望,杨成武就鼓励他说:“共产党的大门是敞开的,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肯定能进。”
从那以后,董其武就开始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958年的时候,他去十三陵水库劳动,有个保卫处长没落实保卫工作,还顶撞他,说“你们这些国民党来的领导,不用认真”。
董其武没生气,反而做了检讨:“是我没跟他讲清楚,不能处分他。我要是连他都团结不了,怎么当党员?”
1980年,81岁的董其武第3次申请入党,组织跟他说:“你早就是合格的党员了,暂时留在党外对统战工作好。”董其武听了,说:“我听党的安排。”
![]()
1982年,他第4次申请,这一次,邓公亲自批准了。当北京军区的人告诉他人党消息时,83岁的老人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1989年3月3日,90 岁的董其武在北京逝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