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每逢榨季过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蔗农都为堆积如山的蔗渣发愁,焚烧污染环境,堆肥效益低下。作为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耿马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每年产糖量高达28万吨,牵动着12万蔗农的生计。
![]()
临沧市耿马自治县甘蔗种植基地
转机发生在2019年。借着沪滇协作的东风,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成为沪滇协作第一家正式入驻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实体企业,投资1.6亿元建设“蔗渣模塑可降解餐饮具生产项目”。
![]()
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利用制糖废弃物“甘蔗渣”中的纤维素,生产可降解餐饮具和可降解包装材料。
如今在这条生产线上,甘蔗渣经过技术“爆改”,化身环保餐具,每吨产值从3000元跃升至万元。这些带着甘蔗清香的餐具远销欧美,95%以上产品走出国门。
2023至2024榨季共收甘蔗199.46万吨,产白砂糖25.93万吨。蔗糖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2.3万户农户增收,蔗农人均甘蔗收入突破7700元。
从田间废料到国际餐盘,“一根甘蔗吃干用尽”的故事,成为沪滇两地产业协作的示范典型。自2017年12月临沧市与上海市崇明区正式确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双方携手在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上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促进沪滇协作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边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
云南省临沧市市区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沪滇协作如一条纽带,跨越山海,将黄浦江与澜沧江紧紧相连。临沧市和崇明区以资金项目为牵引推动特色产业提升,以园区共建为引擎推动产业集群打造,以产销对接为关键推动消费帮扶增收,以稳岗就业为基石推动劳务协作提质,以“组团式”帮扶为抓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共汲江水长,共叙协作情。
从临沧山货到上海餐桌
如何打好消费帮扶“增收牌”?依托上海广阔的市场、畅通的渠道与多元的平台,崇明区积极引入“源味临沧”销售体验中心与“百县百品”直营店,将345个品类的临沧特色产品送上上海货架。这些充满临沧本地风味的好物,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一年又一年,沪滇协作的爱心在工会系统中传递。崇明区3万名工会会员齐行动,每年选购临沧“帮扶大礼包”金额超过1000万元。这不仅是一份土特产,更是一份来自远方的问候与情谊。
为了让临沧味道被更多人熟知,崇明区每年协助临沧企业来沪参加各类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会。如今,崇明区已有3家门店长期销售临沧农特产品,“临品”进社区、进平台等“六进”活动年均超过30次,“临品入沪”从愿景走向常态。
![]()
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临沧市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29家企业携107种特色农产品亮相展会。
随着临沧坚果、咖啡等高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崇明区也主动搭台,邀请临沧企业到沪到崇开展专题推介,让更多人品味来自临沧的醇香。同时,更通过职工疗休养定向云南,以文旅融合深化协作内涵。
从佤山学子到“临沧海装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海振华重工与临沧技师学院合作开设“海装人才振华冠名班”,首批110名佤山学子将通过“理论+实操”弹性学制,实现从实训、认证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
临沧技师学院教师指导同学操作焊接机器人
近年来,沪滇协作不断强化精准就业帮扶,临沧与崇明聚焦长兴海装产业发展,合力打造“临沧海装工”劳务品牌。目前,在长兴四大央企就业的临沧籍职工超2000人。2025年通过东西部协作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超万人,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为新型产业工人。
打造人才共育“新引擎”,干部互派、人才互动同样成果丰硕。崇明区累计选派31名干部赴临沧挂职,分批选派232名教育医疗农业人才驻点帮扶,培训各类人才3万人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从泥泞山路到文旅热土
“界桩在城边,国门在城中,一城连两国”的镇康县帮东村,十年前只有蜿蜒崎岖的山路与破旧房屋。如今,干净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民族宅院鳞次栉比,“阿数瑟”民歌千年传唱。
![]()
云南省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干净整洁的村庄小路纵横交错。
沪滇协作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在帮东村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村民杨华感叹:“一个个协作项目落地,一件件惠民实事到家,环境美了,日子更有盼头!”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培育,边境村寨焕发新生。
临沧、崇明两地以“遇见临沧 如回故乡”品牌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拓展协作领域,帮助临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从公益助学到文化共融
“崇来不孤单·一起向未来”。160名崇明爱心人士与临沧困难学生结对相伴,携手成长;石榴籽公益线上授课惠及12万学生;上海清新之爱公益组织推动“操场计划”捐建5个公益操场;崇明戎灏体育年年邀请云县“足球小将”赴崇训练比赛,让梦想在绿茵场上发芽。
![]()
上海崇明石榴籽公益发展中心依托“石榴籽云教室”平台,为临沧各族青少年送去健康科普公益讲座并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多年来,崇明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宗教团体和市民群众,通过“百企帮百村”、爱心捐赠、实现微心愿等形式,为临沧困难人群提供就学、就医、助残、养老等多方面的支持。
耿马、沧源文艺演出团队到上海开展民族文化巡演,老支书代表到上海分享守边固边、脱贫致富经验,临沧青少年参加“看上海”活动……多层次交流让临沧与崇明两地情谊在互动中不断升华。从产业合作到心灵联结,协作的种子在临沧大地生根开花。
![]()
沧源佤族自治县代表团携“文旅组合拳”亮相上海、昆明两地,将“秘境佤乡”的独特魅力从边境小城推向更广阔舞台。
浦江潮涌,沧江欢歌
沪滇协作这条纽带
连起的不仅是两地山河
更是千万人追逐美好生活的共同梦想
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
崇明与临沧跨越千里的携手
不断书写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生动答卷
来源:今日临沧
编辑:顾佳丽
责编:朱竞华、彭瑶
求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