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楼上噪声不断,楼下苦不堪言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我们一家几乎每天都在楼上的噪声下生活着,根本休息不好,孩子第二天上学总是没精神。”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徐女士一家搬入北京朝阳某小区。一开始,他们的居住环境很安静,但这份平和很快被打破。从楼上邻居外出归来、将行李箱拖进家门发出清晰的滑轮声开始,徐女士一家就彻底与“安静的天花板”无缘了。

徐女士回忆道:“从那以后,每天早上6点不到,楼上就有人开始来回走动、拉桌椅,声音顺着墙体传过来,他们醒了我们就根本没法继续睡;到了晚上7点,楼上那家小孩和大人陆续回家,又开始不断制造噪声——不停拖动家具,孩子跑来跑去,重重摔玩具……”

几天前,徐女士上楼与邻居进行了沟通,对方虽然说“之后注意”,但情况并未就此改善。徐女士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如果楼上还是持续发出生活噪声,她将选择向社区居委会求助。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徐女士反映的邻里噪声纠纷十分常见。脚步声、电视声、宠物叫声……这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声音,一旦超过合理边界,便会成为影响他人的噪声,不仅会打乱人们的日常作息,更逐渐侵蚀着邻里间的和谐关系。

生活噪声制造困扰

2024年8月,北京昌平的张先生搬进新家。入住没多久,张先生和家人就频繁听到楼上传来各种噪声,张先生描述:“不知道什么时候楼上就突然有人‘咚咚咚咚’在客厅来回跑,他们说话声音也很大,我有时能非常清晰地听到楼上孩子爸爸和孩子倒数‘五四三二一’。一听到这个我就开始紧张。”

张先生多次与楼上住户沟通。起初对方态度尚可,口头承诺会提醒家中孩子减少跑动,但之后并没有丝毫改变。张先生为此又多次上门沟通,后来楼上住户直接选择闭门不见。张先生也向小区物业公司求助过,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调,可楼上住户始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减少噪声。

今年10月19日,正是周日。记者来到张先生家向张先生及其女儿了解情况时,楼上突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在接下来的采访过程中,楼上更是不断传来各种噪声,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哐”的一声,让人心猛地一颤。

对此,张先生的女儿无奈道,自己被这种动静“搞得极度焦虑”:“每当这时我就没办法踏实学习,有时入睡也有一定困难,因为你不知道楼上什么时候就突然‘来一下’。”

张先生一家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个小区,不少居民都表示曾遭受邻里噪声困扰,涉及的噪声类型涵盖多个方面。

比如,部分居民习惯在深夜或清晨打扫卫生、挪动家具,此时椅子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吸尘器的工作声响,常常让楼下住户难以忍受;还有居民在家中不分黑天白夜练习乐器、调大音量观看电视,隔壁住户甚至能清晰听到每一句台词或旋律。

“我曾找邻居沟通,对方却说‘在家看电视是我的权利’,根本不理解噪声对我的影响。”某小区居民成先生说。

还有居民反映,部分有低龄儿童的家庭,孩子在家中长时间跑跳、玩玩具车的声音,因缺乏有效的地面隔音措施,会持续传递到楼下。“我家楼上有个3岁的孩子,经常不穿鞋、光脚在地上跑,我在客厅看电视时,能明显感觉到墙体都在震动,长期下来我甚至出现了焦虑情绪。”

家住北京朝阳一老旧小区的王女士表示,她曾多次找楼上邻居协商,当时虽有效果,但很快又会恢复原状。

多名受访者反映,长期经受邻居发出的噪声困扰后,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多方维权难见成效

记者调查发现,邻里因噪声产生纠纷,除了和居民楼因年代久远老化、建材质量差等导致隔音差有关外,一些居民的不当生活习惯,如深夜或清晨将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用力开关门、长时间在家跑跳等,会将原本可接受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放大为“噪声”,凸显隔音问题。

当沟通无果、噪声持续时,该如何维权?

上述北京昌平的张先生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对楼上进行了口头提醒,让他们多注意,不要扰民。但民警离开后还不到10分钟,楼上租客就开始“咚咚”地跺脚,仿佛故意报复一般。

“我正好坐在客厅沙发上,毫不夸张地说,楼板都在颤。”张先生回忆道,“我只能再次报警,民警到达后表示,这种纠纷只有出现了扰乱治安的现象,比如发生了肢体冲突,才能作相应处理。”

张先生特别提及了取证难的问题。“我在楼下做着自己的事,楼上突然出现了孩子快跑、大声叫嚷、掉东西、倒腾东西,几秒就过去了,录音还没打开就结束了。关掉录音后,我继续做自己的事,再过十来分钟,又突然传来噪声,然后马上又结束了。这样断断续续、一阵一阵的,我难道要一直拿手机等着吗?”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有居民因难忍邻里噪声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少案件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去年审理过一起噪声扰民纠纷案。张某因楼上租户谢某(房主为刘某)产生的日常生活噪声(拉桌椅、孩子跑跳等),主张其身心健康受损,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费及精神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依据相关规定,涉案小区属一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规定,噪声排放限值为昼间(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55分贝,夜间(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45分贝。张某未能提交有效证据证明涉案声音超出法定噪声限值,且其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在谢某租住前即已存在,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损害与谢某的居住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故法院判决驳回张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刘某与谢某不承担噪声污染责任。

“以噪制噪”激化矛盾

实践中,有不少居民在不堪其扰又沟通无果之下,选择“以噪制噪”,震楼器、橡胶锤、共振音响等成了反击工具。

江苏的小赵从2024年年初开始受到楼上的噪声困扰。小赵的家人与楼上邻居沟通时,对方不仅态度恶劣,甚至还持刀威胁,矛盾就此升级。

小赵回忆道:“一开始,我们想尽量通过沟通化解矛盾,但是对方态度恶劣。此后对方频繁制造噪声,比如拖拉桌椅,甚至半夜故意报复。噪声问题持续近一年,我长期受其影响,睡眠严重受损,戴耳塞才能勉强入睡。但很多时候耳塞也隔绝不了噪声,我仍常常被惊醒,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心脏不适等症状,最后只能搬去书房住。”

其间,小赵一家找了社区帮助、报警维权等,均未取得明显效果,于是想到了“报复回去”。小赵为此购买了橡胶锤、老年甩球等反击工具,一听到楼上的动静就大力“敲(砸)回去”,没想到对方听到动静后又制造出更大的噪声,双方就此陷入了“拉锯战”。

这样的“互相折磨”一直持续到2025年新年后对方搬走,新租客入住,才算告一段落。“如果再多一段时间,我真要离开家去外面住了。”小赵说。

此前,据公开报道,上海普陀某小区内,一对老年夫妇因嫌楼上年轻夫妇噪声扰民,使用震楼器反制,年轻夫妇随即以震楼器反击,双方陷入“互震”缠斗。此举让邻居们苦不堪言,居委会介入调解后,双方虽承认使用震楼器,但因老人坚持认为是楼上故意制造噪声,“互震”局面始终未能停止,无辜邻居持续受到影响。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在“邻居噪声”等相关词条下,有不少分享如何“以噪制噪”。

例如,某博主发帖称,他购入共振音响,听到楼上小孩在家就播放哀乐、摇滚乐甚至恐怖尖叫音效等,还用铁锤敲击天花板,以此来报复楼上邻居。还有人教别人堵住楼上的下水口,“楼上不解决噪声就别过了”。

在受访专家看来,邻里之间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尤其是像噪声这类极易引发纠纷的问题。但当矛盾出现时,双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或向物业公司、居委会等反映,寻求调解。采取“以噪制噪”等方式,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进一步激化矛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17 20:51:57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懂球帝
2025-11-19 00:22:18
合肥市委副书记路军被查,4个月前兼任新职,一周前出席两场会议

合肥市委副书记路军被查,4个月前兼任新职,一周前出席两场会议

上观新闻
2025-11-18 17:28:02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临云史策
2025-11-18 22:19:45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黑句本
2025-11-03 10:45:13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09:53:4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观察者网
2025-11-18 08:39:03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20:59:32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陈意小可爱
2025-11-19 01:06:46
6500万解约金!曼联锁定爆点王牌,冬窗已占先机

6500万解约金!曼联锁定爆点王牌,冬窗已占先机

奶盖熊本熊
2025-11-19 00:39:14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5 10:47:22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出大事了,乌克兰首都爆发混乱,泽连斯基被逼宫,美俄法选边站

出大事了,乌克兰首都爆发混乱,泽连斯基被逼宫,美俄法选边站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9 00:46:44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8 18:59:27
日本歌手美依礼芽发文称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目前其账号IP仍在日本;曾参加《乘风2023》人气暴涨

日本歌手美依礼芽发文称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目前其账号IP仍在日本;曾参加《乘风2023》人气暴涨

极目新闻
2025-11-18 13:14:13
华为Mate80系列价格预测:5499元起 麒麟9030加持

华为Mate80系列价格预测:5499元起 麒麟9030加持

手机中国
2025-11-17 21:01:09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封面新闻
2025-11-17 20:13:08
道指大跌超400点,科技股、中概股普跌,晶科能源跌超7%

道指大跌超400点,科技股、中概股普跌,晶科能源跌超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23:31:05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8 17:06:07
2025-11-19 02:16: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196文章数 45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是什么样伟大的前程,值得我们把四季都错过...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