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芯片公司的内部纠纷,正让全球汽车行业陷入新的停产危机!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
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10月29日致客户的一封信函中宣布,自10月26日起已暂停向其中国东莞封装工厂供应晶圆。
理由是“当地管理层最近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这一决定将加剧本就紧张的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形势。
就在信函公布的前一天,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刚刚警告称,汽车行业“可能在数天内被迫停产”。本田已率先宣布削减北美工厂产量,而更多车企则在紧张地监控着仅够维持数周的芯片库存。
安世半导体危机的根源可追溯到一个月前的地缘政治突变。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动用《商品供应法》强行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并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解释这一行动是为防止欧洲芯片技术完全依赖外国,并阻止CEO转移资产。
同日,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发布新规,将出口管制限制扩大至由美国实体名单上的一个或多个实体持有至少50%股权的实体。尽管安世半导体未被明确提及,但其母公司闻泰科技已于去年12月被列入实体名单。
面对这一局面,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采取了反击措施。10月19日,安世中国公司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强调员工应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
随后,安世中国恢复了向本地客户供应芯片,但规定所有向分销商的销售都需使用人民币结算,而此前交易是用美元等外币结算的。
![]()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据S&P Global Mobility数据,安世占据全球汽车硅离散市场约5%的份额。
这些芯片虽然技术上并不复杂,但广泛应用于汽车控制系统中,从雨刷启动到车窗升降都离不开它们。
安世半导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生产布局:芯片在荷兰和德国生产,但约70%的芯片封装在中国完成。这种全球分工体系在正常情况下高效运转,但在当前争端下却成为供应链的致命弱点。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此举直接导致了全球汽车用芯片供应紧张。
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透露,该公司面临“2000多种小不同芯片”的短缺。他补充说,找到替代解决方案非常困难,“我们不是在谈论三五种或七种不同的单元,而是数千种”。
![]()
危机爆发后,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采取应急措施:
本田汽车已开始削减或暂停北美部分工厂的生产。其在加拿大的工厂(生产思域轿车和CR-V SUV)产量已减半,墨西哥工厂也已停产。
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设立了一个“战情室”来监控情况并应对潜在短缺。公司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菲洛萨表示,他们每天都在“推进行动和项目”以避免生产中断。
日产汽车表示,其芯片库存足以维持至11月第一周。公司首席绩效官纪尧姆·卡蒂埃坦言:“这绝非小事”,并承认公司尚未评估供应链下游所受影响的严重程度。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奥拉·凯勒纽斯表示,公司短期内库存充足,但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供应商。他指出,这次危机与以往的芯片短缺不同,因为它根植于政治,需要政治解决方案。
一些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价格在过去两周内飙升。据知情人士透露,原本价格仅几美分的产品,现已涨至每件两三元,是原价的10倍多。
![]()
有咨询行业专业人士指出,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停产或使用替代部件来应对短缺。但他强调,最终公司和政府都需要与中国坐下来寻找解决方案。
回顾安世半导体的发展历程,这家可追溯至1920年的“百年老店”,在闻泰科技收购后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18年,安世半导体营收仅十数亿欧元,毛利率为25%。
而到2022年,公司营收已增长至23.6亿欧元,毛利率突破42.4%,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占率超过30%。
就在危机爆发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在9月的半导体展会上还阐述了公司在AI时代的三大增长点:AI数据中心、智能电动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他当时表示,公司在单台汽车中应用的芯片数量最高已超过1000颗,凸显了汽车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汽车行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了压力。从德国的豪华车企到日本的经济型制造商,都在焦急地评估库存、寻找替代供应商,甚至直接派驻团队到芯片工厂“盯产能”。
斯托特表示:“在现代高科技汽车中,你几乎包含了所有五大洲的技术。”这句话在今天听来,更像是对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警示,而非对技术进步的赞美。
网友热议
@钱吟光Miranda(IP苏):
芯片本应是全球化合作的典范,现在却成了地缘博弈的牺牲品。最终受苦的还是消费者,新车又要涨价了。
@成精八爪鱼(IP苏):
安世这个案例太典型了:核心技术在欧洲,制造封装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现在一根链条断裂,整个汽车产业都要抖三抖,这就是过度全球化的脆弱性吗?
![]()
@林舒畅Hollis(IP沪):
国内管理层不付款导致晶圆断供?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这背后明显是母公司与荷兰政府博弈的白热化,中方管理层不过是被推到了前台而已。
@abdner2014(IP皖):
那些几毛钱的芯片涨到两三块,整车成本要增加多少?电动车价格战正酣,这波芯片涨价来得真不是时候,新能源车企雪上加霜。
![]()
@斯莱特林996(IP京):
荷兰人这招够狠,直接冻结30个主体运营。但中国市场的封装产能占了70%,这岂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欧洲车企能独善其身吗?
@起起落落阿浩(IPHK):
半导体行业真的要变天了!以前是效率优先的全球化分工,现在安全可控成了首要考量。安世事件不会是最后一个,产业链重构才刚刚开始!
![]()
最后一条,
折腾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