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
说完话,齐白石脸上的皱纹仿佛都绽开了,他的眼神里,有着孩子般的认真和倔强,屋外的喧哗与热闹被一扇门隔开,这一刻,只有两个人的世界,空气里有淡淡的墨香和糕点的甜。
新凤霞愣了几秒,没想到他突然变得这么直接,立柜的门吱呀一声打开,里面摞着成叠的旧版钞票,整齐到像是某种仪式,齐白石的拐杖靠在一旁,他的语气没有玩笑的成分,这种坦率,仿佛在说:你值得拥有所有的好。
![]()
1952年,敬老宴的桌上觥筹交错,新凤霞一身素净旗袍,端着果盘走过长廊,老画家齐白石坐在靠窗的位置,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旁边有人小声提醒:“老爷子,别看太直白。”
齐白石却毫不介意,反而说:“这么好看的孩子,我要多看看。”
宴会的气氛像是被点亮了,谁都没想到,一句玩笑竟促成了一场认亲,新凤霞扑通跪下磕头,齐白石伸手扶起她,手指因岁月而微微颤抖,眼里却有掩饰不住的喜欢。
自那以后,齐白石对这个干女儿的宠爱几乎是公然的,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就想起她,哪怕只是几块糖、几包点心,他都要亲手装好,等新凤霞来了放在她面前,让她带回去吃。
弟子们有时看着都笑:“师傅,这可是你平时舍不得吃的。”齐白石却理直气壮:“她喜欢,给她。”
有一次,新凤霞拉着丈夫一起登门,齐白石早早备好了墨、纸、砚,连画稿都挑了最珍贵的那一沓,指着画案说:“你来画,我在旁边看着。”
她拿起毛笔画草虫,齐白石时不时从身后伸手指点,声音里满是欣赏,他说:“她胆子大,画得好,没包袱。”
那幅《红叶秋蝉》,就这样成了新凤霞的见面礼,纸上蝉翼透明,红叶清透,落款潦草却温柔。
![]()
齐白石的教学风格简单直接,他不喜欢绕弯子,见新凤霞画得好,心情就好,见她画得慢,就耐心等着,偶尔自己也提笔示范。
墨迹未干时,他总会提醒:“别急,慢慢来,画画是享受。”新凤霞在他面前没有压力,反倒觉得像是回家一样自然。
钱柜那一幕的出现,其实早有伏笔,齐白石常说:“人这一辈子,钱再多也带不走,得花在对的人身上。”
那天拉着新凤霞进房间,关起门,他指着柜子里的钞票认真说:“你要用钱就拿,别跟我客气。”
新凤霞怔住,她从小吃苦惯了,这样的直白和信任让她有点不知所措,齐白石却像看透了她的心思:“你是我干女儿,我什么都给得起。”
新凤霞从来没有真的动过钱柜里的钱,但那份信任却成了她心头最柔软的地方,日后每次上门,她都先敲门,再喊一声“老爷子”,齐白石在屋里总是笑着答应,偶尔还会催促:“快进来,给你留了点心。”
齐白石去看新凤霞演戏是常有的事,每场必到,哪怕雨雪天也从不缺席,他往台下一坐,一双眼睛就盯着台上,看到新凤霞演苦情戏时,坐在角落里皱起眉头。
等到谢幕,总要亲自到后台去找她,语气认真:“以后别演这么伤心的戏了,看得我难受。”新凤霞每次都笑着说:“戏是假的,老爷子别担心。”
两人的日常互动,简单里带着温度,齐白石经常托人去催新凤霞登门,嘴上说着想她,其实是心里割舍不下,弟子们看在眼里,偶尔打趣:“师傅,干女儿比亲孙子都亲。”
齐白石听了也不恼,反而说:“她有本事,我喜欢。”
![]()
齐白石性格里有孩子气的一面,对待新凤霞时尤其明显,有时甚至会跟她争论戏里的情节,问她为什么要唱某句,为什么要用某种腔调,新凤霞每次都认真解释,齐白石听完点头,然后回头把这些故事画进自己的画里,画里的草虫、花鸟似乎也被赋予了戏曲的灵魂。
这样细腻的关怀,在新凤霞心里悄悄生根发芽,她每次回家都要和家人念叨齐白石的趣事,说他像孩子一样爱画画、爱吃糖、爱关心人,这份暖意在她的生活里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齐白石的弟子们有时也会好奇,为什么对新凤霞这么另眼相看,齐白石总说:“她懂我,我也懂她。”这句话没有多余的解释,但彼此心照不宣,艺术上的共鸣比金钱更牢靠。
齐白石晚年的日子里,最珍惜的不是名画和名声,而是家里来来往往的朋友和学生,尤其是新凤霞这样的晚辈,他愿意把自己的收藏、心得、时间,甚至钱柜的钥匙都交到她手里,这种信任和惜才,在艺坛上并不多见。
新凤霞的绘画潜力被齐白石一眼看中,老画家常说:“她画戏曲人物有自己的灵气,不拘一格。”新凤霞则把齐白石的画拿回家细细临摹,画中画外,都是一种传承和默契。
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师徒与干亲,像是两个时代、两种艺术的碰撞,彼此成就,彼此照亮,齐白石用自己的方式,把一生的积累和温情都留给了新凤霞,哪怕没有血缘,也比血缘更亲。
参考信源:《巨匠轶事 | 齐白石认女传艺新凤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