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钱购地,要在英国新建大使馆这事儿,被英国政府拖了一年又一年,如今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
这事搁在谁家,都得提一口气!
![]()
英国首相斯塔默
原本英国首相斯塔默上台后,这事儿出现了一丝转机,结果没想到最近,英国又开始拿这事儿威胁上了。
就在近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硬表态,声称“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就草率批准该项目”,并扬言“英国不会被吓倒”。
他所指的,正是备受关注的中国在伦敦新建大使馆项目。
![]()
中国现在的驻英使馆地址
![]()
斯塔默还补充称,政府将把相关审批推迟到12月份再做决定。
这番言论表面上打着“程序审慎”的旗号,实际上却是赤裸裸的拖延战术,意在人为设置障碍,阻止中方新使馆顺利开工。
北京方面显然不会坐视不理,就在斯塔默发表言论的几天前,中国外交部已罕见发出严厉警告。
![]()
明确指出该项目自提交以来已被拖延整整七年,英方一再违背承诺、推诿扯皮,严重损害了双方互信与外交形象。
中方措辞强硬地批评英国“失信失德、毫无契约精神”,并严正敦促其尽快履行义务,批准项目建设,否则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
中方之所以态度如此强硬,是因为英方的反复无常,早已突破了外交容忍的底线。
一个原本正常的使馆迁建项目,却被政治化、工具化,这不仅是不尊重中国的表现,更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挑衅。
![]()
从原则同意到严重失信
这块地的审批过程,简直就是一部英国“契约精神”的衰退史。
故事的开头,充满了英式的体面和效率。
2018年的那笔交易,中方完全按照英国的法律法规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采购。
为了表示诚意和尊重,中方还专门聘请了英国本土的设计公司,严格遵守当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条例。
可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开始变味。
![]()
为了让规划通过,中方拿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先后进行了至少五次方案修改。
建筑总高度直接砍掉了12%。为了打消英方的“安全顾虑”,甚至破例向英方开放了项目的核心设计细节,还主动邀请了英国的安全专家来参与项目论证。
可以说,能做的让步都做了,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换来的却是无休止的拖延。
![]()
2022年,伦敦的塔哈姆雷特区议会以所谓的“安全风险”和“社区居民反对”为由,直接否决了规划申请。
英国媒体都觉得这理由牵强得像是刻意刁难。
去年,审批权被英国中央政府收回,本以为能走上快车道,结果却是更漫长的等待。
英方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一会儿说需要更多时间审查,一会儿又指责中方提交的图纸不完整,甚至连地下层的设计方案不明确都成了借口。
![]()
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横跳的行为,终于耗尽了中方的耐心。
今年10月,中国外交部直斥英方此举是“严重失信”,完全“缺乏合同精神”。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就曾警告过,将外交设施的审批政治化,会从根本上动摇多边外交的根基。
英国的行为,无疑是在拿自己的国际信誉开玩笑。
![]()
华盛顿的影子有多长
如果说英国政府只是在和稀泥,那就太小看这场戏了。
在这块地的背后,一直晃动着一个巨大的影子——美国。
这片地块早已不是中英之间的双边事务,而是成了中美博弈的棋盘一角,而英国,似乎正身不由己地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
![]()
有媒体早就捅了出来,白宫的国家安全顾问曾亲自向唐宁街表达对这个选址的“担忧”。
更有甚者,美国人还把这事儿和美英贸易关系的前景暗示性地挂上了钩。
这就等于把一个纯粹的城市规划项目,变成了地缘政治的筹码。
如此一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议会那番“不会被吓倒”的慷慨陈词,听起来就格外讽刺了。
他这番话,与其说是讲给中国听的,不如说是演给华盛顿和国内反对派看的,恰恰暴露了他身处夹缝之中、左右为难的窘境。
![]()
这种战略上的错乱,让英国的对华政策显得极其矛盾和滑稽。
一方面,英国离不开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数据显示,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的贸易额高达1180亿美元,英国的汽车和奢侈品行业更是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敢忤逆美国老大哥的地缘政治指令,结果就陷入了“既要又要”的死胡同。
![]()
外部有美国的压力,内部的政治斗争更是火上浇油。
皇家铸币厂地块这个项目,已经彻底沦为了英国国内党争的“政治道具”,其审批与否,跟项目本身的好坏关系不大,更多取决于政客们需要用它来表演哪一出戏。
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日子并不好过。
就在今年9月,两名被指控为“中国间谍”的英国公民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这事让保守党抓住了把柄,猛烈攻击工党政府“对华软弱”。
![]()
通过拖延甚至否决中国大使馆项目,斯塔幕可以迅速向政敌和选民展示自己的“强硬”姿态,转移国内矛盾的焦点。
他的位子,似乎比国家的信誉更重要。
这种被国内政治议程绑架的决策,让他的行为充满了矛盾。
就在10月15日,英国政府还跟着美国对11家中国企业实施了所谓的涉俄制裁,强行把使馆审批和乌克兰问题挂钩,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
可笑的是,就在他摆出这副强硬姿态的同时,英国方面却还在拼命催促中方,希望能尽快批准其驻北京大使馆的翻修项目。
这种双重标准玩得如此娴熟,恰恰说明他的决策并非出于国家利益的长远考量,而纯粹是服务于党派斗争的短期利益。
![]()
面对英国长达七年的拖延和戏耍,中国的耐心显然已经见底。
英国人惯用的拖延战术,这次恐怕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了。
中方的外交辞令已经从过去的“沟通协调”,升级为“承担一切后果”的明确警告。
这已经不是在商量,而是在下最后通牒。
![]()
行动比言语更有力,最直接的后果已经出现。
对于英国希望在北京扩建使馆的申请,中方已经明确拒绝。
经济上的连锁反应也开始显现,伦敦金融城已经有声音在担心,此举可能导致中英贸易额在年内直接下滑15%。
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英国汽车业、奢侈品行业,以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高达65%部件依赖中国的英国来说,这种信用透支带来的后果,将远比损失一块土地要惨重得多。
英国人自己正在亲手关上一扇重要的合作之门。
![]()
参考信源
长江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