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雷电防护闪电定位仪(多点组网)
原理:多点组网的闪电定位仪主要采用时差法(TDOA)、磁定向法(MDF)或两者结合的时差测向混合法。时差法需
3
个及以上接收站组成网络,利用闪电电磁信号到达不同站点的时间差,结合各站精确坐标,通过几何交汇计算闪电位置;磁定向法单站即可工作,通过磁环天线捕捉闪电磁场的水平分量,计算闪电相对于接收站的方位角,多站组网可提升精度;时差测向混合法则先通过磁定向法确定闪电大致方位,再用部分站点的时间差缩小范围。
优势:定位精度高,云地闪电定位误差可控制在 500 米内,部分系统甚至可达百米以内,能准确识别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的直接雷击事件,辅助优化防雷装置布局。此外,多点组网可覆盖较大区域,通过多个站点协同监测,能够全面掌握雷电活动情况,减少漏报和误报的可能性。
![]()
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组成与功能:智能防雷监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等组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雷击次数、雷击电流强度、波形等参数,以及防雷装置的工作状态,如避雷器的泄漏电流、绝缘电阻等。数据处理单元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智能算法判断雷电活动的强度和趋势,以及防雷装置是否正常工作。通信单元则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技术特点:具有实时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在雷电发生瞬间快速采集和传输数据,为电力系统的防雷决策提供及时支持。同时,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可不断优化判断模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实现故障预警和远程监控,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远程查看防雷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处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