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深圳又一国际性大会获国家级认可!深圳气候影视大会十年深耕,铸就全球气候传播标杆
“ 2025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例行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深圳梦注意到,《年度报告》有3处提到深圳:
一、在“湿地、土壤、海洋等其他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板块提到:“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62 个,整治修复海岸线约 400 公里、滨海湿地约3.1 万公顷,红树林地面积增长至 3.03 万公顷,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设立,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二在“探索能源转型路径,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板块特别提到。深圳打造虚拟电厂为核心的源荷互动体系,提升可调资源使用效率和全社会能效水平。
除上述两处外,还又一件大事被写入国家级报告:
在“公众广泛参与”板块中特别提到:举办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通过影像力量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级认可!
深圳气候影视大会十年深耕,铸就全球气候传播标杆
深圳梦讯:北京——2025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深圳被点中3次,除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深圳打造虚拟电厂为核心的源荷互动体系外,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公众参与实践被明确纳入报告“公众广泛参与”板块,其全球联动的传播实践成为国家级认可的典型案例。这份认可标志着该大会历经十年发展,已从深圳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民间力量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平台。
![]()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入选国家级报告,既是对大会“以影视联结全球公众”创新模式的肯定,更彰显了我国气候治理中对民间力量的重视。大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国际交流,让影像成为凝聚全球气候共识的重要纽带。
![]()
![]()
今年正值《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也是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成立十周年。这个以“影视+气候”为特色的民间平台,十年间汇聚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部作品,成为中国气候故事国际传播的生动实践。
中国气候传播的深圳样本: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十年之路
影视镜头跨越国界,气候故事连接人心。这个来自中国深圳的大会,用十年时间搭建起民间气候行动的国际化舞台。
据悉,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气候变化的公益性影视平台,大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气候传播网络,累计吸引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参与,征集作品超1.3万部。通过“征集评优、公众展映、公益宣教”等多元形式,大会将全球气候故事转化为大众可感的影像内容,既评选出《城市野性居民》等88部获奖佳作,更组织近千场社区与校园放映活动,覆盖受众超千万人次,有效激活了社会各界的气候参与热情。
大会通过行业专业论坛、科普讲座、公益展映、青少年能力工作坊、绿色低碳展等形式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理念、信息、动态,从多视觉、通过影视手段为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助力低碳发展,提供了平台。
![]()
2023年10月28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龙华区观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特地给第八届中国深圳科技影视周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发来贺信
2020-2024连续四届大会举办期间,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先生持续给大会致辞,奇语气候影视大会要“搭建气候变化民间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
2023年12月3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影视公益传播”边会致辞
现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先生在致辞中奇语,“希望大会能持续发挥吸引力,推动绿色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助力!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做出贡献!”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在2022年10月29日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致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称:通过影视大会广泛的影响力警醒全世界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称: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成为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影片将优秀经验传播到全世界。
![]()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评价称:只有得到最广泛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要全球参与,也要人人行动;要强化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01国家战略中的民间力量
2025年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详细记录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报告指出,中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这样一份全面反映中国气候行动的国家文件中,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入选并非偶然。报告特别强调了气候变化传播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而该大会正是中国民间气候传播的成功范例。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
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创始人陈素平
这一理念与气候影视大会的宗旨不谋而合。大会创始人陈素平在COP29边会上介绍:“气候影视大会十年的发展里,全球影视创作者积极参与,大会组织国家级专家评优,将优秀作品免费为社区、学校推广放映,取得了很好的惠民公益效果。”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
也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评价称:当今(大会)已经搭建了一个气候传播和交流的大平台,聚集了国内外气候变化领域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媒体同仁,在众多的场合讲述了中国故事,发出了中国声音。他称,陈素平先生一直致力于做科学家和传播人士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更多的公众能够接受正确的气候科普知识,更加有意愿去践行一个低碳的生活方式。
02新承诺与新目标
2025年9月24日,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是中国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
主席提出的“1+3+3”一揽子目标中,包括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等具体指标。
这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为中国未来的气候行动指明了方向。而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角色,正是通过影视传播让这些政策目标深入人心,促进公众理解和参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气候影视大会COP29边会上表示,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帮助人们直观地“看见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主题影视作品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所在。
03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
11月19日,“气候影视公益传播”边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评优盛典在COP29中国角举行。主办方供图
在COP29中国角举行的气候影视大会评优盛典上,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862部作品参与角逐,最终中国的《城市野性居民》获得金奖,美国、泰国等国的作品分获银奖和铜奖。
这一国际盛况背后,是大会十年的积累。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纳在致辞中表示:“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面前,沟通的作用不可估量,电影拥有触动人心、挑战视角和激发行动的独特能力,这是其他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娱乐与文化气候行动负责人卡瑞娜·拉森则评价道:“气候影视大会的努力令我们认识到,气候行动不仅关乎科学和政策,还关乎人心、思想以及我们共享的故事。”
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印证了气候影视大会创新传播方式的有效性。通过影视这一跨越文化障碍的媒介,中国的气候故事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
04深圳样本与双碳战略
作为大会所在地城市,深圳在中国气候行动中扮演着特殊角色。
2024年2月,《深圳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2023—2035年)》发布,提出了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的17项具体指标。这一地方规划与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
![]()
作为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核心项目列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大会2023年被列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活动,写入《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同年策划组织主办的“气候影视公益传播”边会获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优秀边会;大会2024年被“深圳科技影视周”评为“最佳贡献奖”,同年主导组织主办的“气候影视公益传播”边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进行颁奖,活动获得中国气候事务特使、中国代表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等到场。
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的蓬勃发展,正是这座城市创新精神和开放特质的体现。大会不仅关注气候减缓,也逐步强化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关注,这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要求一脉相承。
05未来十年:从传播到行动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气候影视大会已宣布启动全球青年气候短视频大赛暨第十届大会2025年作品征集活动,计划组织导师计划、短视频工作坊等,促进跨部门和跨代际对话。
气候影视大会负责人:“未来,将持续以影像为媒,让每个气候变化故事都被听见,让人类命运与共的信念更坚定!未来也将打造全球气候传播IP枢纽,开放合作平台,助力更多绿色自主贡献企业、产业走向全球。在十五五规划,用民间力量助力国家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影视传播作为连接政策与公众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曾寄望:“电影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气候影视大会能够坚持举办,用形象的行动方式来保护地球母亲。”
十年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已接近20%。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全球总量40%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近一半。
与此同时,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已从本土活动成长为国际平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贺电中所说,这类民间倡议正在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当气候影视大会下一个十年开启时,中国将迈向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阶段。影视镜头记录的不只是气候变化的挑战,更是人类共同应对挑战的智慧与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