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甘肃的老牌酒企,皇台酒业不少人还有印象。但最近它的日子,看着有点不好过 —— 上半年营收降了 11.85%,亏的钱比去年多了 32.59%,更让人揪心的是,白酒产能三成用不上,葡萄酒甚至连 1% 都没用到。这家上市酒企,到底卡在了哪儿?
![]()
半年亏 526 万!营收降 11.85%,现金比年初少了近 7 成
2025 年上半年,皇台酒业的成绩单,实在说不上好看。
![]()
图源:皇台酒业2025年半年报
先看核心数据:营收 5774.04 万元,比去年同期少了 11.85%;净利润更直接,亏了 526.75 万元,去年同期还只亏 397.26 万元,这一对比,亏损幅度扩了 32.59%。
要是拆到季度看,二季度更棘手:营收 1906.67 万元,同比降了 34.59%,差不多少了三分之一;净利润亏了 870.48 万元,比去年同期多亏了近 80%。短期压力,肉眼可见的大。
更关键的是 “钱袋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 2600.29 万元,去年同期才流出 748.39 万元,相当于多流出了 2 倍多,钱回不来,日子自然紧。到上半年末,手里的货币资金只剩 1340.31 万元,年初还有 4375.55 万元,一下子少了 69.37%,现金不够用,后续周转怕是要捏把汗。
再往前看三年,皇台的盈利也像坐过山车:2022 年赚 735 万,2023 年亏 1500 万,2024 年又赚 2770 万,营收虽说从 1.36 亿涨到 1.72 亿,但赚钱的稳定性太差,显然还没找到 “持续赚钱” 的门道。
![]()
图源:东方财富网数据
此外,费用端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上半年销售费用降了 22.07%,到 1477.53 万元,其中业务宣传费砍得最狠,直接降了 54.63%,只剩 177.07 万元。可另一边,管理费用涨了 5.64% 到 1362.13 万元,财务费用也涨了 11.27% 到 351.07 万元,该花的没少花,该省的省了,却没太拉住业绩下滑的势头,费用结构调整看来还得再琢磨。
白酒产能只用 24.68%,葡萄酒更惨:半年利用率不到 1%
业绩下滑的同时,皇台还有个大问题:不少产能就这么空着,白占资源。
先说白酒,设计产能是 1 万吨,但 2023 年实际只产了 2982.65 吨,利用率 29.83%;2024 年更降了,只产 2531.04 吨,利用率 25.31%;到 2025 年上半年,只产了 1233.86 吨,按半年 5000 吨的设计产能算,利用率才 24.68%—— 始终没超过三成,大量设备就这么搁着。
葡萄酒更夸张,同样是 1 万吨的设计产能,2023 年只产 1182.58 吨,利用率 11.83%;2024 年稍好点,1212.37 吨,利用率 12.12%;但 2025 年上半年,居然只产了 48.25 吨,按半年 5000 吨算,利用率还不到 1%!这些闲置的产能,不光不赚钱,还得花钱维护设备、占着场地,纯纯的 “拖后腿”。
为啥产能用不起来?其实和市场需求也挂钩。现在白酒消费越来越分层,要么买高端大牌,要么选性价比高的区域小酒,皇台卡在中间,高端拼不过头部,低端又没抓住大众需求,产品卖不动,自然不敢开足马力生产,陷入 “卖得少→产得少→产能闲” 的循环里。
高端酒涨 7.53%,省内却降 25.61%:营收结构 “冷热” 差太大
皇台的营收结构,现在是 “冷热不均”,好的好,差的差。
先看业务线:白酒是绝对主力,上半年收了 5382.90 万元,占总营收的 93.23%,但偏偏降了 14.60%,主力业务拉胯,整体自然受影响;葡萄酒倒是涨了 105.70%,收了 335.61 万元,但基数太低,只占总营收的 5.81%,想当 “第二增长曲线”,目前还不够格。
再看产品:高端和中高端还算稳 —— 高端产品收 1282.17 万元,涨了 7.53%,毛利率 82.53%,赚钱能力挺强;中高端收 1432.59 万元,涨了 3.66%,也算平稳。但低端和中低端就不行了:低端收 988.91 万元,降了 31.36%;中低端收 2014.84 万元,降了 17.81%—— 大众市场的竞争力,明显弱了。业内有人说,这其实反映出皇台在大众消费市场没找到准定位,要么价格没优势,要么口感没抓住当地消费者喜好,慢慢被小品牌分流了客户。
区域市场更明显:省内是 “基本盘”,上半年收 4514.81 万元,占总营收 78.19%,但偏偏降了 25.61%,基本盘一松,整体就晃;反倒是省外,收了 1259.23 万元,涨了 161.68%,虽说只占 21.81%,但至少看到了点新希望。为啥省内不行?一方面是甘肃本地消费力没那么强,另一方面,其他区域酒企也在抢市场,比如陕西的西凤、宁夏的红酒,都在往甘肃渗透,皇台的 “家门口优势” 越来越弱。
渠道方面,经销还是主力,收了 4110.68 万元,占 71.17%,但也降了 10.83%;直销收 1607.83 万元,占 27.84%,也降了 13.41%。更关键的是经销商少了:武威本地少了 2 个,省内其他地方和外省少了 36 个。经销商为啥走?大概率是赚钱难 —— 产品卖不动,利润空间又小,不如去代理其他好卖的品牌,这对皇台来说,渠道收缩会进一步影响产品铺货,形成连锁反应。
省外营收涨 161%,但要拼过头部酒企,还缺 “硬招”
面对这些问题,皇台也没闲着,想了些办法。
比如提了 “辐射西北、面向全国” 的目标,现在看,省外营收涨了 161.68%,从数据上看确实有效果,估计是在陕西、宁夏这些周边省份找了新经销商,或者搞了些地方性促销。另外还在做品牌,2024 年以来参加了不少国内外酒类大赛,“窖底原浆” 拿了好几个金奖,想靠奖项提提知名度,毕竟对区域酒企来说,品牌没名气,很难让外地消费者买单。
但现实挑战也摆在这儿:现在白酒行业越来越集中,头部酒企有钱、有品牌、有渠道,不断挤压区域酒企的空间。比如茅台、五粮液不用说,就连汾酒、泸州老窖都在下沉市场,皇台想在省外拓展,很容易和这些大牌 “撞车”,可论资金、论广告投入,皇台差得远,想抢市场就得有 “硬招”,要么在口感上做出地域特色,比如突出西北高粱酒的醇厚,要么在价格上精准卡位,避开和大牌直接竞争,但目前来看,皇台还没找到这样的差异化路径。
而且自家的问题 —— 白酒产能只用 24.68%、现金比年初少 69.37%、省内营收降 25.61%,也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比如产能闲置,要是能和其他小酒企合作代工,或许能盘活部分产能,但又怕影响自家品牌;现金紧张,想融资又得付出成本,还不一定能融到;省内市场下滑,得重新调研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口味和价格,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对现在的皇台来说,每一步都不好走。
行业调整期,区域酒企不止皇台 “犯难”
其实不只是皇台,现在不少区域酒企都面临类似困境。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分层越来越明显,头部企业靠着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区域酒企夹在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
像山西的一些地方酒企,也面临省内市场被汾酒挤压、省外拓展难的问题;河南的部分酒企,更是因为本地消费竞争激烈,业绩波动很大。对这些区域酒企来说,要么像皇台这样尝试向外拓展,要么深耕本地市场做特色,要么干脆和大酒企合作,寻求资源支持,但不管选哪条路,都得有清晰的定位和足够的执行力,不然很容易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
(提醒:内容来自:皇台酒业2025年半年报、皇台酒业官网、经济参考报、长江商报、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
尾声:
“ 皇台这半年的情况,其实也是不少区域酒企的缩影:行业调整期,既要面对头部的挤压,又要解决自家的“老问题”。
对皇台来说,接下来怎么把24.68%的白酒产能提上去、怎么把降了25.61%的省内市场稳住、怎么把涨了161%的省外势头延续下去,同时把现金和产品结构理顺,都是绕不开的坎。要是能在产品差异化上多下功夫,比如结合西北文化打造特色IP,或者在渠道上尝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这些新方式,或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而它走的这些路,不管是坑还是经验,对其他区域酒企来说,或许也能当个参考——毕竟在现在的市场里,活下去、活得稳,都得靠真本事,光靠“老牌子”的情怀,撑不了太久。”
![]()
关注「财鲸眼」,做复杂市场的清醒者!
声明:关于内容准确性的补充说明
内容核实承诺:「财鲸眼」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内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滞后、数据来源差异或理解偏差导致内容存在瑕疵。
读者反馈通道:若您发现文章中存在数据错误、事实性偏差或逻辑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及时调整:
1、邮箱:caijingyan66@163.com 邮件中注明修改内容。
2、后台留言:请在文章底部点击“发私信”并提供具体指正内容。
3、加急联系!请加微信:caijingyan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