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凌晨,石家庄的街道还浸在夜色里,26 岁的曹某某在驾驶室里手都在抖。就在十分钟前,她刚被丈夫刘某某按在车尾部殴打,下身衣服被扒得精光,而对方手里还攥着一把尖刀 —— 这不是第一次了,早在 2021 年,她就曾被打得左耳鼓膜穿孔。
![]()
监控镜头记下了这场绝望的逃亡:凌晨 3 时 9 分,曹某某趁机钻进特斯拉驾驶室启动车辆,蹲在车外查手机的刘某某立刻扑了上来,整个人趴在了前机盖上。加速、甩方向盘,曹某某只想甩开这个追了她一路的施暴者,可下一秒,汽车狠狠撞向了花池,刘某某摔落在地,最终因内脏破裂死亡。
医院里的曹某某浑身是伤:肋骨骨折、骶骨骨折,腹腔插着引流管,可更让她父亲崩溃的是一审判决 —— 法院认定曹某某故意杀人,判了 11 年。
“我女儿明明是在逃命,咋成了杀人犯?” 这位父亲对着记者红了眼,监控里女婿酒驾闯红灯、持刀威胁的画面,还有现场冷眼旁观的男方亲戚,都成了扎在他心上的刺。
![]()
比家暴更恶臭的,是键盘上的 “杀人诛心”
案件发酵后,评论区本该是对家暴的声讨,却冒出了更荒诞的声音。有网友抛出 “猛料”:“肯定是男的撞破女的偷情,女的恼羞成怒才开车撞人!”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跟风附和,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可稍微翻下判决书就知道这谣言多离谱:刘某某家暴早有前科,2024 年 5 月 2 日曹某某还因家暴报过警;案发当晚的冲突,源于刘某某怀疑妻子和女伴吃饭时 “有其他人”,从头到尾没有任何 “偷情” 证据,唯一沾边的不过是手机里几句异性暧昧言论。
![]()
更讽刺的是,造谣者连基本时间线都没搞懂 —— 曹某某是被打急了才逃命,哪来的 “恼羞成怒”?
很快有清醒网友当场打脸:“人家被扒光衣服拿刀威胁,换你不跑?造谣前先看看病历和监控行不行!” 还有人直接晒出曹某某 2021 年的鼓膜穿孔病历和 2024 年住院时浑身淤青的照片,“受害者都快被打死了,某些人还在编黄色段子,良心不会痛吗?”
![]()
十一年刑期背后,更该警惕 “二次伤害”
随着二审开庭,案件焦点集中在 “正当防卫” 的认定上。曹某某的上诉状里写得明白:当时刘某某扒车的行为就是家暴的延续,自己根本没有杀人故意,只是想活下去。而法院一审认为,驾车时殴打已停止,不符合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的防卫条件。
但比法律争议更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遭遇的 “二次伤害”。就像中国妇女报提到的家暴案例里,受害者往往要面对施暴者的拳头,还要扛住外界的流言蜚语。
曹某某已经在监管医院插着引流管受刑,造谣者却还在给她扣 “荡妇” 帽子,这种操作和当初冷眼旁观的男方亲戚有啥区别?
![]()
如今二审结果还没出来,曹某某的父亲仍在等一个 “公平判决”。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件事得说清楚:家暴不是家务事,造谣更不是 “随口一说”。那些敲着键盘编故事的人,看似没拿刀,却在用谣言捅向已经遍体鳞伤的受害者。
毕竟,比车祸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恶意;比身体的伤口更难愈合的,是无端的污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