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讲话中郑重指出,和平统一后台湾经济发展会更好,阐释了台湾经济发展有赖于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国家统一强盛。和平统一后,台湾经济将获得安定的发展环境、庞大的国内市场、强劲的创新驱动和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实现长期繁荣。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台湾经济安定发展的保障。国家统一前,台湾前途走向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不确定性因素,岛内投资环境长期面临政治内耗与外部势力干预的制约。尤其“台独”分裂势力抗中谋“独”行径与外部势力干预,使两岸关系日趋严峻复杂,严重影响岛内投资环境。在地缘政治紧张、中美战略博弈等背景下,外部势力加力打“台湾牌”制造台海局势紧张,并以此为借口加快推动半导体等产业的“去台湾化”。特朗普再执政后,以高额对等关税迫压台半导体等产业大规模向美转移,在半导体等信息电子产业占岛内制造业近半壁江山情况下,显著增大台经济的“荷兰病”风险。祖国和平统一后,台湾经济发展有了长久的和平安定环境,背靠祖国强大经济实力将摆脱外部势力的经济胁迫,围绕台湾前途走向的政治内耗将消失,自身潜力与竞争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和平发展、繁荣发展。
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托祖国庞大内需市场,台湾经济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战后特定背景下,台湾承接美西方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起飞,形成外向型海岛经济发展形态,但也形成为美西方跨国公司代工生产的路径依赖。台湾制造业代工生产为主的发展方式,不仅应对国际变局的韧性不足,而且因为不掌握上游研发与下游服务,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低端,多数企业利润微薄,拉动岛内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与全球化收缩环境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关键供应链本土生产以确保经济安全,台湾制造业长期仰赖的代工生产空间将被持续压缩,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和平统一后,有利于台湾制造企业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由代工生产向自有品牌的转型升级,台湾现代服务业也将摆脱岛内市场规模限制而获得新的巨大发展空间,以国内市场为主要腹地实现亚太营运中心布局。
和平统一将为台湾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发展动能。台湾长期仰赖为跨国公司代工生产,企业技术研发更多专注于代工生产所需要的应用技术,核心技术与市场受制于美西方跨国公司,企业经营策略与投资布局只能被动跟随跨国公司利益需要,经营自主性不足。和平统一后,台湾企业将深度融入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充分运用国家创新制度政策优势、数据与人才等丰富创新资源优势、完整创新产业体系与庞大应用市场优势,发展自有核心技术与拓展创新应用市场,在全国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台湾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影响力。
和平统一后,台湾的国际经济参与空间将得更大拓展。国家统一前,台湾的身份地位问题限制了其国际经济参与的领域范围,特别是民进党当局以国际参与谋求“台独”国际空间的意图更难以得逞。当前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加剧形势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台湾经济面临外部市场的新选择。和平统一后,台湾不仅可以率先分享国家高质量对外开放成果,共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一带一路”建设,还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并经国家同意,合理与更多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台湾在亚太和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角色将获得更大提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作者 | 张冠华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