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四工程”,是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为收复云南老山、者阴山和广西靠茅山而采取的全线统一炮击行动。东从广西防城西至云南金平13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两大军区炮兵部队集中炮火对越军侵占的边境制高点和纵深军事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历时近一个月。
![]()
1984年4月2日,老山以南的盘龙江西岸,越军457炮团12营的阵地一片平静。这个装备12门85加农炮的炮兵营,平时总爱变换阵地位置,用炮火骚扰我国境内的船头、偏马等地目标,可他们不知道,一场针对他们的“钢铁暴雨”即将来临。
这一天,是“一四工程”炮击作战的第一天。昆明军区炮兵从4月2日开始,用26天时间,对老山地区的越军目标实施持续炮击,摧毁他们的防御体系,为后续的进攻扫清障碍。主攻部队是14军40师炮兵团和配属的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5团,他们要面对的,是越军313师构建的“四级火力协同体系”——188门重型火炮,加上团属、营连属小炮,几乎覆盖了整个老山地区。
当时,我军已对老山之敌形成兵力4.35:1、炮火2.85:1的优势,但越军凭借五年苦心经营的坚固防御工事负隅顽抗。为了确保炮击效果,炮兵侦察兵们提前两个多月就开始了细致观察——在偏马地域的观察所里,战士们昼夜盯着越军阵地,记录每一个可疑动向。炮兵第4师5团1营2连观察所,更是把“3号地域”列为重点:2月中旬,他们发现这一地域有新的红黄色积土出现,像是刚构筑过阵地;3月上旬,看到20多匹马组成的马队驮着物资在这里消失,大概率是运送弹药;3月下旬,又发现有敌车成队频繁活动,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附近地域隐藏着一个越军炮兵阵地。
4月2日我军发起“一四工程”后,越军的炮火于12时37分还击过来,先是轰击船头、马店,两分钟后又转移到偏马观察所方向。2连观察所的指挥员竖着耳朵听,从炮弹呼啸的声音和爆炸的闷响判断,这不是近距离迫击炮的动静,而是纵深的大中型口径火炮——肯定是“3号地域”的敌人在开火!侦察兵贴近观察口,死死盯着那个早已标注好的区域。
14时40分,侦察兵不顾头顶呼啸的炮弹,探出身子用望远镜观察,突然压低声音报告:“发现白黄烟雾!”指挥员赶紧接过望远镜,只见“3号地域”那片松林密布的高地后方,升起一团淡淡的白黄烟雾——当时我军并未向该区域炮击,不可能是我方炮弹炸点,唯一的可能就是敌炮发射时扬起的尘土!指挥员一边让通信兵向上级报告,一边让计算兵快速换算目标坐标,铅笔在地图上飞快地画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
上级接到报告后,当即命令炮兵第4师5团3营——这个装备130毫米加农炮的“攻坚力量”,用7、8两个连的火力压制敌阵地。3营在前一天晚上才进入阵地,炮位还没完全稳固,指挥员对周边地形也不太熟悉,但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一边让通信兵向两个连的阵地下达准备口令,一边把目标位置通报给7连观察所,叮嘱他们紧盯炸点,及时报告弹着点偏差。
14时50分,3营7连、8连的火炮同时怒吼——4发急促射,130毫米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像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朝着“3号地域”飞去。几秒钟后,观察所传来消息:“弹群偏右100米,近50米!”指挥员立刻调整诸元,对着话筒喊:“修正诸元,8发急促射,放!”
14时58分,第二轮炮击开始,炮弹精准地落在“3号地域”。观察员透过望远镜能看到,目标区域瞬间被浓烟笼罩,隐约还能听到激烈的次生爆炸声,那是炮弹引爆了越军的弹药库。很快,之前还在轰击偏马的越军炮火,突然就中断了——这个嚣张的炮兵营,被打哑了。
从接到命令到完成射击,总共只用了11分钟。可就是这11分钟的炮击,创造了辉煌战果。后来通过技侦分队侦听敌台得知,越军457炮团12营被全歼:20余名越军被击毙,11门85加农炮全被击毁,11台运送弹药的汽车烧成了废铁,还引爆弹药库里的1060发炮弹,整个阵地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一四工程”的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从4月2日到27日,我军炮兵在这26天时间里,像一台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对越军的414个目标实施持续炮击。每天清晨,炮火准时开始,炮弹像暴雨一样倾泻在敌阵地上:越军的碉堡被掀翻,火力点被炸飞,弹药库引发连环爆炸,掩蔽部的钢筋混凝土顶盖被砸得粉碎。据战后统计,这次历时26天的炮击共歼敌925人,击毁火炮31门、重机枪23挺、汽车32台,还摧毁了9个弹药库、72个火力点、54个掩蔽部、23个观察所和144栋营房。
越军也曾试图还击,向我方发射了5000余发炮弹,但无论是火力强度还是精准度,都远逊于我军,给我军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他们的防御体系,在我军的“钢铁暴雨”中逐渐崩溃,士气也一落千丈——有的越军炮一响就躲在工事里不敢露头,有的甚至丢弃阵地往纵深逃跑。
4月28日5时56分,在“一四工程”更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一七工程”拉开帷幕,我14军40师118团、119团分别担任主攻部队,向老山主峰、松毛岭地区发起猛烈进攻。战士们踩着被炮火炸开的通路,突破越军的防线,经过激烈战斗,最终收复了老山主峰和松毛岭诸高地。
“一四工程”,成了我军炮击作战史上的经典战例——除金门炮战外,它是持续时间最长、作战范围最大、参战兵力最多的一次炮击作战。战后,炮兵第4师5团3营8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神炮连”荣誉称号,3营7连荣立集体二等功,1营2连观察所被昆明军区授予“老山英雄观察所”荣誉称号。那些在观察所里昼夜值守的侦察兵,在炮阵地上奋力装填的炮手,用他们的勇敢和智慧,为胜利收复老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