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阳朔至荔浦公路(阳鹿路与贺巴路荔浦连线)项目,位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桂林市,施工安全风险突出,对项目管理提出极高要求。
为破解山区施工安全难题,项目团队创新构建“四位一体”全维度交通安全管控体系。体系以“道口闭环管控、物理智能控速、北斗动态监管、雷达无感测速”为四大核心支柱,深度融合人工精准干预、物理科学规制与智能技术赋能。
针对沥青摊铺完工路段的品质保护与安全设施运维需求,项目创新实施“封闭管控+分级审批”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建立从申请提交、安全审核、通行授权到动态监管的闭环流程。该机制从源头切断设备违规碾压、人为破坏设施等风险隐患,实现路面洁净度与安全设施完好率100%保障,为后续施工创造零干扰、高品质的作业环境,彰显精细化管理的专业水准。
面对山区施工路段长直线易引发超速的安全痛点,项目突破传统控速模式局限,创新采用S型水马变道导流布局,通过科学规划行驶轨迹,以物理规制强制引导车辆减速通行。同时,同步部署LED智能警示屏与雷达测速预警装置,形成“物理强制减速+实时速度预警”的双维防护网络。
项目为全线35辆渣土车标配北斗双模GPS智能监控终端,构建覆盖“行驶轨迹实时追踪、超速行为即时预警、历史数据精准溯源”的全周期监管平台。平台还可自动生成行驶数据分析报告,为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渣土车运输环节安全可控率100%。
在17公里施工主干线路段,项目科学布设10套LED抓拍雷达测速设备,构建无死角、全天候的智能监测网络。同时,创新采用太阳能供电与4G无线传输技术,实现阴雨天气7天以上续航能力,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5秒内,成功破解山区无电网环境下的24小时监控难题。
这一体系的落地,形成了一套涵盖“风险识别—方案设计—技术落地—效果评估”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成为安全管理的“黄金组合”。这不仅实现施工区域安全管理效能的跨越式提升,为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筑牢本质安全防线,更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为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参照。(黄文鹏、高慧文、柏礼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