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的宝贝女儿又笑了!”戒毒康复人员李某小心翼翼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妻子周女士在一旁温柔注视,一家三口的温馨画面充满幸福。
从深陷毒瘾的“迷途者”到扛起家庭责任的“丈夫”“父亲”,李某的转变离不开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羊角山社区“戒毒—帮扶—助家”全周期关爱体系的全程护航。
01
![]()
资料图。AI生成。
3年前,李某因长期吸毒耗尽家中积蓄,多次戒毒后仍复吸,对生活失去信心。2022年1月,社区禁毒社工开始接触他。社工没有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以建立信任为起点——常通过微信视频与他聊天,鼓励其重建信心、戒除毒瘾。
![]()
资料图。AI生成。
此外,社工还带领他参与社区组织的“同伴互助会”,让他看到其他康复人员重获新生的实例,帮助他逐步摆脱“毒瘾难戒”的心理阴影。
戒毒过程中,禁毒社工发现李某具备水电维修技能,便积极联系辖区物业公司,为他争取到一个水电维修的岗位。有了稳定收入,李某重拾自信,开始主动融入社会。
2024年初,李某在“同伴互助会”活动中结识了周女士并相恋。之后,两人登记结婚,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今年1月,他们的女儿顺利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孩子出生时患有疾病,住院治疗一个多月,高额的治疗费远超这个小家庭的承受能力。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李某,协助其家庭申请到临时救助,缓解了经济困难。此后,禁毒社工持续提供帮扶,指导他们办理育儿补贴申请,并定期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帮助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李某在深受感动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经常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昔日的“问题人员”已转变为社区里的热心居民。
02
羊角山社区不断完善“康复支持+就业帮扶+家庭赋能”的帮扶机制,为更多戒毒康复人员架起“回归社会、拥抱幸福”的桥梁,让每个渴望新生的人都能拥有温暖的家。
2021年5月,陈某结束强制戒毒回归社区后,发现生活已“变了样”——昔日熟悉的邻居见他就躲,楼下张大爷也因生活琐事与他多次争执。
![]()
资料图。AI生成。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和周围的人都格格不入,连出门倒垃圾都怕碰到邻居。”陈某回忆当时的困境,语气中带着一丝低落。禁毒社工注意到部分居民对涉毒人员心存顾虑,便以“邻里互助”为切入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社工先与居民代表、楼栋长进行交流,详细讲解涉毒人员康复后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帮助大家消除认知误区;随后,又组织“邻里百家宴”“社区志愿日”等活动,并邀请涉毒人员共同参与。
今年6月,在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活动中,陈某主动承担起清理楼道杂物的重活,汗水浸透衣衫也没有停歇。这一幕被邻居黄阿姨看在眼里,她感慨道:“以前我对他的印象不太好,没想到他这么热心肠。”
![]()
资料图。AI生成。
如今,越来越多涉毒人员家庭融入“邻里社交圈”,曾经的疏远感正被互助友爱的氛围取代。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