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视野下如何开展文明交流?中外专家成都论道|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

0
分享至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摄影报道

10月31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如火如荼开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这一主题,就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等话题进行交流。

当天的《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与文明交流》平行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对谈两个部分,与会专家展开了交流。

在全球视野下重建文明对话

论坛上,嘉宾们分别围绕文化遗产对生活的影响、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与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讲座现场

“在全球视野下重建文明对话的平等叙事,需要超越单一的中心论思维。”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从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切入,系统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必然性,引发与会者对东西方文明关系的深度思考。在他看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明互鉴的推进,需要超越“中心论”思维,以平等视角看待不同文明的价值。“唯有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与关联性,才能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摄影 纪陈杰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则以《唤醒三星堆文物的神话学方略》为题,通过对比红山文化熊图腾玉器、长江下游兽首(猪、兽形)玉器等史前遗物指出,三星堆文化与北方、长江下游文明的古老联系。“唤醒这些文物的‘天国’想象,正是让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叶舒宪表示,各区域文明以神圣符号为媒介的交流互鉴,为三星堆文化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古典学系主任乔治·皮拉斯以《西塞罗与自然法的诞生:理性、人道及正义的基础》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与中华文化中的‘天道’‘仁政’理念,虽源于不同传统,却共同指向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表示,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力,而天府论坛正是这种对话的生动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思想力量。

多场精彩对谈,共话华夏文明

在对谈环节,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着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等主题展开。


讲座现场

在现场,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小刚,向大家回顾了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从保护和弘扬的立意出发,指出研究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也在致力于建立完备的敦煌数字化团队。”他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科学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原主任张亚莎,从河西走廊讲到青藏高原,描绘了西部文化的图景。“中国的岩画机构很少,所以目前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岩画资源非常丰富,是人类早期无文字时代的精神传达,但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农业地区岩画很少。”因此,张亚莎呼吁,“希望大家重视岩画,也许通过这样一个瑰宝,反而能够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发现。”

此外,中国博物馆民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彤表示,世界文化与遗产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有非常大的作用,并直言赞同曹顺庆所提出的“借鉴就是创新”的观点。

据悉,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围绕“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主题,同国内外重要文化组织机构、知名专家学者等深入探讨“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球共同理念,探讨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封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封面新闻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04)。
328475文章数 8873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