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市场传出托市小麦拍卖的消息以后,小麦市场就挺紧张的,刚开始还不明显,但消息说的是11月份拍卖,现在马上11月了,所以小麦就更紧张了。
但我说小麦到了关键时刻并不是说托市拍卖的事,我仍然持之前的观点,即便没有托市小麦拍卖,小麦的上行步伐也要放缓了。
为啥呢?
第一,供需已明显不匹配了。
这波小麦涨得挺神奇,为什么说神奇?
因为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然后还相互印证,就把小麦给推起来了。
客观因素就是托市收购后,小麦的流通量确实下降了,再加上降雨等因素,小麦上量一直不高。
![]()
然后华北玉米质量分化,饲料企业又开始采购小麦了,市场看涨的情绪也逐渐提升,到后来是越涨越猛,看涨情绪也就越来越高。
但是从需求端来看,并不支撑这种上涨。
饲料企业有需求,但玉米现在处于低位,与小麦价差明显拉大,所以小麦的饲用性价比可以说越来越弱,而饲料需求又不旺,拿什么支撑小麦呢?
再说面粉,之前面粉企业也愿意拉涨小麦,因为也能借势给面粉涨涨价。但随着小麦越涨越高,这种愿望就不是真实的了,因为成本也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而面粉需求也不旺,整体上还是麦强粉弱,所以面粉企业拿什么持续涨价呢?
第二,市场并不是没小麦了。
小麦6月份收获,现在才11月,就算托市收购了1600多万吨,小麦也不至于就没有了。
基层手里确实没多少了,但贸易粮还有很多,只是现在看涨情绪高,都捂着不卖罢了。
所以无论11月托市小麦拍与不拍,小麦的上行的动力已然放缓了。
那为什么说小麦到关键时刻了呢?
![]()
关键之处就在于,这个月里很可能将决定小麦的顶或者底。
因为很多时候,市场的顶底并不是预期的,往往是回过头去看的。
举个例子,比如猪价,俗话说金九银十,10月又有双节加持,市场本来都盼着10月份猪价大翻身呢,结果没想到节后直接俯冲,并且还跌出了4年的新低。
这时再回头看,才会发现,大概率这也将是年内的低点了。
顶点往往也是这么来的,当市场普遍看好年底消费,于是都在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积极入场的时候,猪价也顺势被推高,而往往后续集中放量,却再也没能达到之前的高点了。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从供需面上来看,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也不支撑走出什么极端行情,所以更大的行情波动就落在了市场心态和情绪上。
而当前的小麦正是如此。
小麦看涨情绪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冬小麦出现了大面积晚播,引发了市场对新季小麦产情的担忧。
![]()
但这是一个变量,晚播不一定意味着绝对减产,甚至前两年还有过晚播却增产的情况。
而且市场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之前陕西小麦不断突破高点,从1.26元到1.27,到1.28,再到1.29元/斤,一路升得很快,但到1.29元以后就明显放缓了,说明压力确实来了,也开始观望了。
而很明显,在需求弱势的情况下,小麦显然不可能一直靠情绪支撑,总会有一个契机出现拐点,所以11月的小麦见顶的概率很高。
所以,11月的小麦确实很关键。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