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类病害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问题,占总病害量的70%-80%。此时就需要开槽灌缝处理。随着城市道路的日趋繁忙,此类养护对施工人员的各类技能提出更高要求。10月31日,一场关于沥青路面开槽灌缝技能的比拼——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公路养护技能竞赛在浦口区一处封闭路段上激烈上演。
![]()
据介绍,本次竞赛内容紧扣公路养护实际,分为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两大板块。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重点考查选手对公路养护专业知识、安全规范、行业标准等内容的掌握程度;技能操作竞赛则需要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沥青路面开槽灌缝规范化操作,全面检验实操技能的熟练度与精准度。来自全市各区、相关单位的多支参赛队伍参加了竞赛。经过复赛选拔,13支队伍共50名选手脱颖而出。
![]()
10月31日,现代快报记者在技能操作决赛现场看到,选手们需要在30分钟内,在5米×5米的路面上,切开一条深13—20毫米、宽约10毫米的沟槽,清理灰尘后再进行沥青灌注。开槽深度、宽度要在标准内,“S”线边缘要整洁、沥青灌注不能中断,这些都是得分要点。
参赛选手郁宗贵仅用9分钟就完成了操作。郁宗贵告诉记者,他从事公路养护十多年了,平时负责的就是绕越高速沿线养护,“开凿的深度宽度控制好,灌缝的胶温度要控制好,才能起到好的粘贴效果。”
![]()
值得一提的是,在决赛选手中,还有一名来自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江北站的00后女生张易辰。比赛中,张易辰小小的身体稳稳地推着吸尘器,把开槽产生的灰尘打扫得干干净净。作为公路养护系统的“新兵”,她说:“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希望能在专业技术上多提升自己。比赛难度高,才能倒逼我们提升技能,从而让平时的工作做得更好。”
“开槽灌缝是公路养护最常见的一种养护方式。”本次大赛的裁判长、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路研所所长朱大友介绍,裂缝类病害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问题,约占到总体病害的70%—80%。针对裂缝类病害,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封闭。即养护人员需要进行开槽灌缝养护,防止雨水渗入路面下,破坏道路结构。
![]()
朱大友表示,本次比赛的施工工艺主要有开槽、清缝、灌缝、整边等。比赛除了对开槽的深度和宽度有要求,在切割中也不能有明显的扬尘,清缝要干净,灌缝要求一次成型,不能有中断。此外,在实际养护中,开槽灌缝施工往往需要封闭道路,为了减小对交通的影响,尽早开放道路,对于施工人员的养护速度、工艺都有很高的要求。
![]()
此次公路养护技能竞赛,是对南京公路行业职工养护技能水平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本次竞赛由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南京市委联合主办,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与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为全市公路养护从业者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交流提升的专业平台。本次取得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将会被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南京市劳动模范”,前三名选手将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南京工匠培育对象。
通讯员 孙逸飞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文/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