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关注不老屯的朋友,
我是你们的屯长。
在咱们这个既有射电望远镜仰望星空,
又有知识的清泉滋养的地方,
大家对“美”的追求向来是自然且有质感的。
但最近总听到一些惋惜的说法:
有人为了追求饱满年轻,
填完脸却像发面馒头般肿胀僵硬。
面部过度填充或填充不当导致肿胀、
轮廓僵硬等外观异常,
就是我们嘴里说的馒化,
不少人都在这条变美路上踩了坑。
今天就从审美与专业的角度,
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隐形陷阱”。
一、“馒化”不是饱满
是轮廓的“失焦”
初次听到“馒化”这个词,或许有人会将其与“饱满”混淆——但面部的“馒化”绝非健康的饱满,而是填充剂过量或层次错位导致的轮廓失衡。
从专业角度看,它有三个典型特征:
一是充气感明显,苹果肌、额头等部位异常膨隆,就像被过度充盈的气球,失去了自然的起伏曲线;
二是结构模糊化,原本清晰的眉弓、颧骨高光点被填平,面部立体度大打折扣;
三是动态僵硬,笑时肌肉牵拉受阻,表情像戴了面具,全无自然神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状态往往不是一次注射造成的,而是反复叠加填充后,软组织不堪重负的结果,等发现问题时已难以逆转。
二、四张“罚单”
揭开馒化的真相
在接待来不老屯休养的朋友时,我听过不少“馒化”的困扰。
翻查专业资料后发现,这背后往往藏着四个容易踩中的雷区,本质上都是“精细度缺失”的问题:
1.剂量失控:贪多反而失了分寸
就像调制一杯平衡的特调饮品,多一分则过浓,少一分则寡淡。
有些人为了追求“一步到位”的效果,一次性注射过量填充剂,超出了面部软组织的承受能力。
更棘手的是,若选择脂肪填充,其存活率难以精准把控,一旦成活过多,馒化的痕迹会更明显且难以修复。
盲目追求“多”,反而让面部失去了原本的轻盈感与协调感。
2.层次错位:精准度决定自然度
面部皮肤从表层到深层,结构各不相同,错落有致才显格调。
若将本应深层注射的硬质材料打在真皮浅层,就会出现明显的“发泡感”;反之,在需要支撑的骨性区域用了软质材料,又会导致轮廓垮塌。
很多人泪沟填充后反而显眼袋,就是层次没找准的典型问题——精准的层次把控,才是自然效果的核心。
3.材料错配:部位与质地要适配
填充剂的软硬度、支撑力各有不同,选对材料才能贴合部位需求。
比如唇部需要柔软有弹性的材料,才能维持自然的活动度;而眉弓、下颌等骨性支撑区,则需要硬质材料来塑造轮廓。
用错材料就像给露台选了室内的地毯,不仅不实用,还会破坏整体美感,让面部呈现出违和的僵硬感。
4.审美偏差:跟风模板不如贴合自身
前几年“网红饱满脸”风潮盛行,不少人跟风模仿,却忽略了自己的原生骨相。
追求美丽应该“因地制宜”,保留自身的轮廓特色,才能美得有辨识度,而非沦为千篇一律的“模板脸”。
三、这些信号
是皮肤在“预警”
面部馒化并非突然发生,它很早就会发出预警信号,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及时察觉:
动态异常
笑时苹果肌僵硬不动,挑眉时额头光滑无纹路,说话时嘴角牵扯不自然,这些都是填充剂阻碍肌肉活动的表现;
轮廓走形
原本的鹅蛋脸慢慢变成“圆形脸”,或中面部有明显下垂感,这是过量填充增加软组织重量导致的;
质感改变
触摸面部时能感觉到硬块或结节,皮肤表面看似饱满,实则失去了自然的细腻弹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接触“过度填充脸”的审美环境,有时连专业人士都可能陷入认知偏差。
所以咱们自己要守住底线:填充后若觉得“不像自己”,哪怕旁人说好看,也要及时复诊评估。
屯长的“自然变美观”
少而精,才是高级感
在不老屯待久了,相信你会发现真正的美是“顺应本真”,温和滋养才有益健康。
结合专业建议,给想尝试填充的朋友提三个实在建议:
1.坚守“宁少勿多”原则
专业医生通常建议,玻尿酸全脸单次总量不超过6mL,苹果肌等重点部位单侧不超过0.8mL。可以像给空间做精细软装一样,少量多次调整,给皮肤适应和恢复的空间,效果反而更自然持久。
2.认准“技术+审美”双在线的专业人士
填充绝非简单的“打针”,而是需要结合骨相结构、动态表情综合设计。
选择医生时,不仅要看技术资质,更要确认其审美理念是否贴合“自然协调”——就像好的设计师,会让装修融入建筑本身,而非强行改造。
3.留好“可逆退路”
初次尝试者优先选择玻尿酸等可逆材料,万一出现填充过量,可通过透明质酸酶溶解调整,48小时就能起效。
这就像给重要文件做备份,多一层保障,才能更安心。
最后想说,咱们追求年轻,是为了让状态更舒展,而非变成“陌生的自己”。
别让过度填充消解了这份独特性——毕竟,自然的质感,才是最经得起时光审视的美。
若你也有相关的困惑,欢迎来不老屯坐坐,在星空下聊聊那些关于“美”的事儿。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参考文献】Lim T. Facial Overfilled Syndrome[J]. Dermatologic Clinics, 2023, 42(1): 121-128.
作者 | 解阳杨
责编 | 刘丹丹
审核 | 丁辰星
![]()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进群后请备注:医院、单位 / 专业 / 姓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