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邱延波
有人恐惧废墟,有人寄情废墟。
杭州的秋天,本该是西湖边桂花飘香的季节,却没想到,两处尘封多年的废弃地——三墩的旧医院和珊瑚沙的空学校——突然间成了“中式梦核”的热搜地标。据媒体报道,2025年刚过中秋,社交平台上“杭州废弃医院”话题就刷爆了。小红书上,一篇“三墩医院梦核攻略”帖,配图是夕阳斜照下的破窗,文案诗意满满:“穿过时光的锈迹,拍出属于你的中式荒凉。”结果呢?转发上千,私信求定位的年轻人,从本地白领到外地学生,蜂拥而至。珊瑚沙的废弃学校更火,那里占地广,旧教学楼的涂鸦墙像街头艺术展,丢弃的高跟鞋和假发道具,完美契合“梦核”叙事。短视频里,有人结伴夜探,BGM是低沉的电子乐,镜头摇曳间,点赞如潮。
![]()
(随意丢弃的高跟鞋和拍摄道具 潮新闻)
可镜头之外的风险却被忽视了。三墩医院四周围墙高筑,入口水泥封堵得严实,但总有小路——翻几道矮墙,趟过建筑垃圾堆,啤酒瓶和砖块碎满地。珊瑚沙学校正门砖墙封闭,侧边缺口后是1米多高的斜坡,灌木丛里藏着裸露钢筋。去年1月,这里就出过事:一位探险博主翻墙时脚滑,摔伤卡在墙缝,幸好属地消防员及时拉出。
废墟能出片儿,也会出危险。 拿杭州这两处说,三墩医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四五十年的风吹日晒,墙体松动、楼板老化,肉眼看不出,踩上去却随时可能滑倒。 里面还有玻璃碎片,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划伤。 珊瑚沙学校更典型,楼梯护栏全拆,教学楼里裸露金属支架,高低落差间,随时有高坠风险。
![]()
(废弃校园内的楼梯护栏已拆除 潮新闻)
专家认为这些废弃地远离闹市,信号差路途远,出事了求救困难。杭州属地三墩镇的巡逻和封堵,就是在守护安全底线。消防的多次提醒,在警告前往打卡的网友,别为了一张“酷照”赌上安全。
不仅仅是打卡者个人的安全问题,还有周边居民生活被打扰的问题。三墩医院附近,居民反映:“前几个月,晚上常有年轻人问路,背包相机一应俱全,还半夜在废墟里喊叫,睡不着觉。”珊瑚沙学校更甚,围墙缺口天天补,砸墙声如鞭炮,投诉电话热线不断。一名居民说:“我们缴物业费,就为这份安静,你们翻墙拍片,围墙破了谁修?夜里鬼影幢幢,孩子都不敢出门。”
![]()
(墙上的“安全提醒” 潮新闻)
既有安全隐患,又有扰民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一味封堵不一定能完全堵住网友的热情和好奇心。不妨换个思路,借势升级,变废为宝。这方面郑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郑州早年工厂林立,后来因为产业转移升级,一些老厂房就“废”了。近年来,郑州接连出招,对老厂房进行微改造、活化利用,注入文创、文旅新魂魄。拿原郑州油脂化学厂来说,2006年停产后尘封多年,始建于1952年的红砖厂房、苏式建筑,像被遗忘的时光胶囊。后来,政府引导、企业操盘,改造为“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核心是“修旧如旧”:保留烟囱、水塔、储皂罐等工业遗存,融入艺术展厅、街头涂鸦、咖啡馆。结果呢?聚集了大量文艺商业主体,成为夜经济拉动周边消费的引擎。2025年,它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
再看老纸袋厂,1954年建厂,时代变迁,风光不再。后来,经过改造,保留红砖墙与集装箱元素结合,形成工业风与现代艺术融合的独特风格,成为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文化的潮流地标。截至2025年5月,园区已吸引33家商户入驻,提供租金减免等政策支持,成为年轻人潮流打卡地。
还有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老厂区。2018年起,通过工业遗产活化改造,转型为以科创为主、文创为辅的复合型产业园区,不仅成了网红打卡地,还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成功举办了大型产业活动,推动区域消费增长。
![]()
从“去工业化”衰退,到如今城市秀场,郑州用行动证明,废弃地不是包袱,是潜力股。杭州本身在这方面也做得挺好。拱墅区拱宸桥西老厂房,2016年改建四大博物馆,融非遗老字号,游客年接待量超百万;文晖板块旧厂区,如杭锅、杭氧老厂房,正向设计产业园转型,注入创意办公和休闲空间。
杭州的三墩医院、珊瑚沙学校,建筑有故事,位置近市区,不妨借打卡热,升级改造,变“安全隐患”为文旅宝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