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的家电江湖,堪称冰火两重天。
美的以385亿净利润稳坐王座,海尔187亿稳步增长,而曾经与美的并驾齐驱的格力,却在营收下滑中交出322亿净利润。
数据让人震惊,格力营收为何被美的甩开一大截?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AJY
全面领跑成定局
美的的商业帝国,像一座运转精密的机器。
每个齿轮都严丝合缝,动力澎湃。
2024年,它的营收冲到了惊人的4091亿元。
净利润385亿,增长了14.3%。
![]()
这背后,是每年砸进去的160亿研发费用。
这笔钱,没有白花。
节能压缩机效率硬是提升了20%。
从市场调研到实验室测试,再到小批量试产,最后大规模推广,美的走的每一步,都像经过了精密计算。
数据,就是它的地图。
![]()
这种数据驱动的做法,让它避免了很多弯路。
在海外,美的不是简单地卖产品。
它在马来西亚、沙特、智利等地的冰箱份额已经是第一。
更聪明的是,它还在当地建厂。
![]()
比如在泰国,针对热带气候专门调整产品规格。
这一改,销量直接上去了。
这种“在当地为当地”的策略,让它在全球市场扎下了深根。
它手里还有605亿的现金流。
![]()
这笔钱,让它在任何风波面前都能站稳脚跟。
说白了,美的赢在“全面”。
规模大,链条全,抗风险能力自然强。
这并非偶然,而是美的精心构建的一套强大系统。
![]()
高端海外双轮驱动
海尔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条更巧妙的路。
它不和美的硬碰硬。
而是选择了高端和海外两个高价值赛道。
2024年,海尔的营收是2859亿元。
净利润187亿,增长了12.9%。
![]()
这个增速很漂亮。
它的王牌,是卡萨帝。
这个高端品牌的冰箱,带上了“AI之眼”。
能自动识别食材新鲜度,还能给烹饪建议。
这早就不只是保鲜了,简直是智能厨房的核心。
高收入人群很吃这一套。
![]()
卡萨帝在1.5万元以上的高端冰箱市场,拿下了超过一半的份额。
在国内市场,它还推出Leader品牌,主打年轻人。
一款三筒洗衣机,能分区洗衣服,抓住了“懒人经济”的痛点。
这个产品,从概念到上市只用了几个月。
预售预约量就破了8.8万台,一分钟就有8个人下单。
这成了现象级的产品。
![]()
在海外,海尔更早就有布局。
七个工厂,从2018年就开始建设。
到了2024年,它用自主品牌出口,空调业务已经进入了全球前五。
这不是简单的卖货创汇,而是在实实在在地积累品牌价值。
海尔的策略,是高端和低端并行。
用自己的长处,去打别人的短处。
![]()
渠道优势正在晃动
格力的故事,让人有点唏嘘。
它曾经是空调界的王者,手握核心技术。
但如今,市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2024年,它的营收是1900亿元,同比下滑了7.3%。
虽然净利润还有322亿,增长了10.9%,但整体规模的萎缩,是个危险的信号。
![]()
![]()
问题出在哪?太依赖空调了。
空调业务,占了它收入的近八成。
国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整个公司就跟着晃。
更麻烦的是,一个“门外汉”正在猛攻它的地盘。
![]()
小米。2024年,小米空调出货680万台,暴涨了50%。
线上市场份额冲到了14.3%,离格力的18.5%已经非常近了。
小米的打法,是降维打击。#烽火瞭望团#
它用的不是更好的压缩机,而是它的生态链。
买小米空调,可以用小爱同学语音控制。
冰箱、洗衣机、手机、汽车,所有设备都能联动。
![]()
这种“万物互联”的体验,是传统家电企业短期内很难复制的。
而且,小米把性价比玩到了极致。
一台1.5匹的变频空调,只卖1999元,比格力便宜了整整600块。
这对价格敏感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诱惑是致命的。
格力不是没想过改变。
![]()
它试过做手机,但没成功。
它推出的玫瑰空调,强调艺术设计,但市场反馈噪音和能耗都不行,销量并没救起来。
它的变频技术确实牛,但产品线太窄了。
当小米的生态渗透进来时,格力没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中低端产品去应对。
市场份额,就这么一点点丢了。
![]()
在海外,格力的模式还是过去的出口创汇,本土化程度低,遇到贸易壁垒就容易吃亏。
格力的线下渠道曾经是它的护城河。
但现在,小米的线上流量和快速扩张的线下店,正在让这条河变浅。
当规则改变,昔日的王者该如何应对?
![]()
以旧换新拉动2700亿消费
就在传统巨头们各自为战时,一股强大的外力正在改变整个牌局。
那就是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
2024年,这个政策拉动了超过2700亿元的消费。
全国有近9000万台旧家电被换新,回收的废旧材料超过了63万吨。
![]()
这不只是刺激消费,更是在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绿色、节能、智能的家电,成了市场的主流。
在这场变革中,美的反应最快。
它抓住政策红利,大力推广节能家电。
线上线下渠道一起发力,吃下了最大的份额。
![]()
海尔则继续深化它的AI应用,让高端产品更智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格力虽然也在强化核心技术,但产品线的短板,让它在这场普惠盛宴中没能占到先机。
最大的变数还是小米。
2025年7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了。
小米空调的线上份额,第一次超过了格力,排到了行业第二。
销量同比暴涨了65%。
![]()
小米的门店已经开到了1.6万家,还计划再开5000家。
它正在把线上积累的流量优势,在线下全面变现。
它带来的不对称优势太明显了。
用互联网的思维做硬件,用生态的粘性锁定用户,用极致的性价比冲击市场。
这一切,都逼着传统企业们提升效率,降低价格。
![]()
竞争,加速了创新。
海尔的敏捷开发,让好产品更快地来到市场。
小米的入局,则像一条鲶鱼,搅活了整个池塘的水。
长远来看,这场博弈将强化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它们正在从“规模领先”向“质量领先”转型。
![]()
美的的持续迭代,海尔的精准卡位,格力的艰难转身,小米的颠覆突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生动画面。
这背后,是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深刻转变。
谁能抓住智能、绿色、全球化的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
竞争好,消费者受益,产品更好更便宜。
这,或许就是商业竞争最温暖的底色。
![]()
结语
家电行业的竞争,本质是一场关于“价值适应性”的淘汰赛。
未来,谁能将技术、品牌、生态高效整合为价值,谁就能赢得最终的王座。
那么,在你看来,下一个被改写规则的,会是哪个行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