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约热内卢最近因为一场扫毒行动彻底乱了套,2500名警察穿着作战服,带着32辆装甲车、两架直升机还有无人机,直接冲进了彭哈和阿莱芒两个贫民区。最后算下来,132人没了性命,其中有帮派成员,有4名殉职的警察,还有不少无辜居民。
![]()
这事不光当地人吓得不敢出门,连联合国都出来说话了,说对这暴力事件特别震惊。警方这次盯着的是里约最大的贩毒集团“红色指挥部”,这团伙在贫民区盘踞多年,毒品交易、地下秩序基本都被他们把持着。
想端掉这个窝点的想法能理解,但动静搞这么大,把贫民区变成“战场”,我总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你想啊,扫毒本来是为了让大家过得安全,结果现在老百姓躲在家里怕枪声,出门怕流弹,这安全反而成了奢望。
![]()
贫民窟里的“特殊对抗”:无人机炸弹与赤脚囚徒
本来以为帮派对抗警方,顶多是拿点枪支弹药,后来发现人家都用上无人机投炸弹了。里约州长还特意发了段,配文说这不是普通犯罪,是“毒品恐怖主义”。
我瞅着这段的时候,没觉得是在看“反恐”,倒更像看两方势力硬刚,而贫民区的居民就是夹在中间的受害者。有个画面我印象特别深,彭哈贫民区的维拉克鲁泽罗区,二十来个年轻小伙光着膀子、没穿鞋,挤在地上被警察看着。
![]()
传出来后,好多人都在问,就算这些人是嫌疑人,这么对待他们合适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说,这是第一次见帮派用无人机投炸弹,大家都不知道该往哪躲。还有个社会项目负责人,怕遭报复不敢留名字,只能靠手机跟居民联系,说好多人家里没吃的了,却不敢出门买。
你说这日子过得,哪还有半点安全感可言?讲完现场有多混乱,咱再说说这事给老百姓的日子带来了多少麻烦。受行动影响,里约北部至少85所学校关了门,三万多学生没法上课。
![]()
本来里约贫民区的孩子上学就不容易,辍学的人就不少,这一停课,怕是又得有孩子跟不上进度,甚至干脆不想上学了。公交也受了大影响,帮派成员为了躲警察,藏在几十辆巴士后面,导致23条公交线停了,42辆巴士被损毁。
贫民区里80%的人都靠公交通勤,这下好了,班没法上,事没法办,只能在家干着急。安全和民生得两头兼顾吧?总不能为了抓坏人,就不管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那扫毒的意义不就打折扣了吗?
132条人命背后:巴西安全政策的“老毛病”
这次132人丧生的规模,比里约之前的严重扫毒行动狠多了。2021年疫情期间,一次扫毒死了28人就够吓人了,结果去年一年,里约警方行动导致的死亡人数差不多有700人,平均每天近2人没了,而且九成以上都是贫民区居民。
![]()
我翻了翻之前的报道,发现每次出这种大事,巴西政府都会开“危机会议”,这次也不例外,中央政府还派了代表团去里约。本来想这会议能出点实在办法,后来发现之前也开过类似的,开完没几天暴力事件又反弹了。
搞不清到底是政策本身不管用,还是执行的时候走了样,反正这“镇压—平静—再暴力”的循环,是一直没打破。人权观察说这次事件是“巨大悲剧”,要求给每个死者做调查,联合国也出来强调,巴西当局得遵守国际人权法。
![]()
里约议会人权委员会的主席更直接,说贫民区又成了“战争和野蛮行为的舞台”。这些批评不是没道理,警方执法得有边界,不能为了“消灭罪犯”,就不管平民的安危,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嫌疑人。
说到底,里约贫民窟的问题,不是光靠派警察冲进去“硬刚”就能解决的。“红色指挥部”这种帮派能存在这么久,跟贫民区的贫困、失业脱不了关系,这里失业率比全市高一倍还多,好多人没出路,才会被帮派拉过去。
![]()
如果政府能把更多钱花在贫民区的教育、就业上,从根上减少犯罪的土壤,可能比每次都搞大规模扫毒,造成一堆伤亡要管用得多。
现在事件过去有段时间了,贫民区的烟雾散了,枪声停了,但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还有没法上学、没法上班的居民,他们的日子还得继续。
![]()
巴西要解决的,不光是帮派问题,更是怎么让贫民窟里的人真正过上“安全”的日子,不是没有枪声的“暂时安全”,而是能安心上学、放心工作的“长久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