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76型两栖攻击舰弹射红色小车的照片在网上刷屏,这场景让人想起两年前福建舰的测试,意味着这艘命名为"四川舰"的巨舰离海试不远了。但真正让各国海军紧盯的,不是它即将海试的进度,而是那张航拍俯视图里暴露的关键数据:45米的甲板宽度,比美国最先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宽了足足13米,这13米的差距背后,藏着中国海军对未来海战的全新理解。
![]()
长久以来,国际社会对于军舰实力的评判,往往聚焦于其排水量和所搭载的武器火力。然而,076型的出现,恰恰颠覆了这种惯性思维。它以一种近乎“异类”的方式,宣告了自身独特的战略定位。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其主要竞争者“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路径。美方试图通过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将两栖攻击舰塑造成一种“准航母”,以弥补航母数量的不足。这是一种追求“多用途性”和“火力投送”的传统思路。然而,中国并未选择这条看似“稳妥”的道路。
076型的满载排水量接近5万吨,比其前身075型增加了近万吨,但这个巨大的空间,并未被预留给有人驾驶的固定翼战斗机。相反,他选择了另一条令人瞠目的路径:“大外飘甲板”与“电磁弹射系统”的组合。这绝对是全球两栖攻击舰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它实质上是在传统两栖舰艇的功能基础上,硬生生地嫁接了一套“无人机专用弹射起降跑道”,将两栖攻击舰的概念推向了“无人机母舰”的新境界。
![]()
这多出的13米甲板宽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美国”级两栖攻击舰32.3米的甲板宽度,即便倾尽全力,也只能勉强满足直升机和短距起降战机的操作需求。但076型多出的这十几米,却为飞行甲板的灵活运用,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它不仅能同时调度更多的飞行器,更重要的是,它能容纳体型更大、性能更强的无人机,并以更高的效率进行起降作业。
![]()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分析测算,若076型全数搭载类似攻击-11隐身无人机这类高性能察打一体无人机,其载机数量最高可达32架,再辅以少量侦察直升机。这个数字,甚至超越了一些中等强国海军现役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联队规模。如果采取更为灵活的混搭配置,例如8架攻击-11、14架“翼龙1E”察打一体无人机,外加15架通用直升机,总计37架的搭载量,使其能同时兼顾远程精确打击、战场态势感知和传统登陆支援等多重任务。
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堆叠,更是质的飞跃。它让两栖攻击舰从过去的“辅助性力量”,一跃成为具备独立、远程、高强度打击能力的“主力战舰”。
![]()
076型的核心技术,就是其装备的电磁弹射系统。
在电磁弹射技术出现之前,传统两栖舰艇面临着无人机起降的固有瓶颈:垂直起降的直升机或无人机,载荷能力和航程受限;而滑跃甲板则受限于甲板长度,难以弹射重型固定翼无人机。
076型电磁弹射器的应用,彻底打破了这一桎梏。它能让重型无人机实现满载荷、高效率起飞。以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为例,它能携带2吨弹药,作战半径超过2000公里。这意味着,它能从中国沿海直接抵达例如台湾东部等关键战略海域,并能在目标上空长时间盘旋,等待最佳攻击时机。更关键的是,无人机不受人员伤亡顾虑,能够执行风险最高、对有人机而言近乎“自杀式”的首波突防和目标压制任务。
![]()
这种配置,直接精准地切中了当前国际海战发展的前沿趋势。全球范围内,有十余个国家正在积极探索无人机航母的概念。土耳其正尝试将两栖攻击舰改造为无人机平台,伊朗甚至利用货轮改装无人机母舰。然而,它们普遍未能解决重型无人机弹射起飞的关键技术难题。
而076型,则直接实现了“电磁弹射+隐身无人机”的战略组合。以台海冲突这类典型场景为例,32架攻击-11无人机分三波次对敌方防空系统发起“蜂群”突袭,即便对方拥有先进的“爱国者”等防空导弹,其有效拦截率也将大幅降低,预计低于30%。首波攻击便可能摧毁60%以上的敌方防空雷达,为后续有人机和登陆部队开辟“安全走廊”。
![]()
076型并非要取代传统两栖舰艇的职能,它依旧保留了坞舱和车辆库,可搭载坦克和气垫登陆艇,服务于登陆作战的本质属性并未改变。然而,电磁弹射器和大量无人机的加入,彻底重塑了其作战模式。
传统的登陆作战,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火力准备和高昂的人员伤亡:军舰进行饱和轰炸,直升机负责突击运输,整个过程耗时漫长,且风险极高。而有了076型,战法将彻底改变:首先派遣无人机群,对敌方防御体系进行精准而持续的瘫痪打击,在短时间内开辟出安全的登陆通道。原本需要5-7天的登陆战,现在可能在3天内便能拿下滩头阵地,并将己方伤亡率降低60%以上。这无疑是对传统登陆战模式的颠覆性创新。
![]()
目前,076型首舰刚刚完成弹射测试。参照中国海军近年来新舰艇的建造和测试速度,预计在2026年春季,我们便能看到它正式海试。虽然目前二号舰的消息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后续舰艇的建造将根据首舰的测试数据进行优化调整。
从国际格局来看,美国海军拥有9艘两栖攻击舰。中国目前拥有4艘075型,加上这艘076型。未来,若能再建造3-4艘076型,中国两栖攻击舰的总数量将接近美国。然而,中国的战略目标并非简单地复制或超越美国的数量,而是要通过076型所代表的无人机技术优势,构建一种独特而高效的“非对称优势”。
![]()
说到底,这艘拥有45米宽甲板的巨舰,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现代海军力量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吨位和火力的简单粗暴。它更是一场关于作战理念、技术创新和战略构想的深层较量。
076型并没有选择“两栖舰当航母用”的传统道路,而是通过电磁弹射与隐身无人机的创新组合,将两栖攻击舰蜕变为一个集侦察、打击、登陆于一体的“智能作战平台”。这,或许正是未来海上冲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未来海战走向的关键风向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