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最近国际上最让人跌破眼镜的事,就得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硬刚美国这出了。
10月28日东京那场日美会晤,按说就是盟友间走个流程,互相给个面子。
可高市早苗倒好,当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面,直接把“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要求给怼了回去,半点儿没留余地。
![]()
更有意思的是,这反击的余波来得飞快。
转天10月29日,美国就火速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把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这两大巨头,连带着34家子公司全拉进了黑名单。
一边是盟友当面“拆台”,一边是大哥火速“敲山震虎”,这波博弈看得人那叫一个紧张。
咱先捋捋,日本这平时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小弟”,咋突然敢挺直腰杆说不了?
硬刚美国的底气,全靠“9%”撑着
你可能会问,日本不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吗?以前美国说制裁谁,它从来都是第一个跟着站队,这次咋敢公开唱反调?说白了,不是胆子变大了,是真的不敢停,一停就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高市早苗在会晤里把话摆得明明白白:停购俄气,日本的民生和能源稳定就得出大问题。
这话可不是空口白话,背后有实打实的数据撑腰。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近9%,这比例乍一看不算特别高,但在日本的能源供应里,它就是个妥妥的“稳定器”。
咱得知道,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几乎全靠进口。
这些年为了不被人“卡脖子”,它一直在搞能源进口多元化,可俄气这一块是真动不得。
为啥?因为日本早就跟俄罗斯的能源项目绑死了。
俄罗斯远东有个萨哈林-2项目,这可是日本能源布局的重中之重。
日本的两大巨头,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一家持12.5%的股份,一家持10%的股份,从项目一开始就深度参与。
而且这项目签的是长期合同,要到2028年到2033年才陆续到期。
你想啊,要是现在突然停购,不光是断了气源,日企手里的股份可能直接缩水,前期投的钱也打了水漂,这损失谁扛得住?
其实美国早就给日本吹过风了。
10月15号的时候,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跟日本提过,说美方那边预计日本会配合停购俄能源。
当时日本没敢接话,只含糊说会跟七国集团同步行动。
直到特朗普亲自上门,高市早苗才敢把实底亮出来,不是不配合,是真配合不起。
这背后的账,日本早就算得门儿清了。
![]()
更关键的是,日本从俄罗斯买的不只是液化天然气,还有原油。
虽然原油进口量占比不到1%,今年1到7月也就买了59.9万桶,但这部分进口全靠美国的制裁豁免。
你猜怎么着?这个豁免12月就到期了,能不能续上还没个准信。
要是现在停了俄气,回头豁免再续不上,原油、天然气两头都掉链子,日本的能源安全就成了空话。
9%的依赖,牵出一串民生大麻烦
你发现没,日本对俄气的依赖,远不止“9%进口量”这一个数字那么简单。
这背后牵连着的,是每个日本老百姓的电费单、超市购物篮,还有无数企业的生存问题。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上周就发过警告:要是放弃俄气去找替代气源,不光要花天价成本,国内电价还得直线上涨。
这话一点儿不夸张,日本的发电结构里,天然气发电占了不小的比例。
俄气一断,就得从别的地方买气填窟窿。
可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本来就紧张,想临时加量,卖家不坐地起价才怪。
咱给普通日本家庭算笔账:要是电价涨个三成,一个三口之家每个月的电费就得多掏几千日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好几百。
这还只是电费,能源一涨价,制造业的成本跟着涨,汽车、电子这些日本的支柱产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价就得提。
最后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超市里的蔬菜、日用品,哪样不得涨价?
可能有人觉得,9%的量,找别的国家补上行不行?还真没那么容易。
这些年日本的液化天然气主要从澳大利亚、卡塔尔和俄罗斯这几个地方买。
澳大利亚那边之前占比最高,可日本正想慢慢减少依赖,就是怕哪天跟澳大利亚闹矛盾被卡脖子。
卡塔尔那边的产能早就满了,想多买都没货。
美国倒是愿意卖,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俄气贵不少,长期买下来成本太高。
![]()
更要命的是,日本从俄罗斯买的“萨哈林混合原油”,其实是萨哈林-2项目生产液化天然气时的副产品。
也就是说,要是停了俄气进口,连带着这部分原油也没法买了。
虽然原油占比不到1%,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在能源供应紧平衡的情况下,少了这1%就可能打破稳定,到时候说不定还得求着别的国家加价卖油。
高市早苗敢跟特朗普叫板,说白了就是拿民生当“挡箭牌”,这招戳中了美国的软肋,总不能逼着盟友老百姓没法过日子吧?
制裁加码下,日本早留了后手
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也不是光硬刚不准备,面对美国的制裁压力,它早就悄悄铺好了后路,主打一个“两边不得罪”。
咱都看出来了,美国一边逼日本停购俄气,一边其实在推销自家的液化天然气。
日本多精明啊,立马就接了茬。
近几个月,日本的能源企业跟多家美国能源公司签了新的采购协议,还主动去谈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
只不过这项目看着美好,实际落地太难,总投资要440亿美元,而且至少得等十年八年才能投产,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
除了抱美国的大腿,日本还在偷偷调整供应结构。
之前它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比接近40%,为了避免被单一国家卡脖子,现在正慢慢增加从卡塔尔、美国甚至加拿大的进口量。
不过这都是慢功夫,能源进口合同都是长期的,想调整比例没个三五年根本办不到。
就拿萨哈林-2项目来说,合同要到2033年才全到期,现在断供等于主动违约,不光要赔一大笔违约金,以后再想跟俄罗斯合作就难了。
你可能没注意,日本的能源命门可不止俄罗斯这一个。
它大部分石油都来自中东,占比超过80%。
![]()
中东这地方你也知道,局势从来就没稳过,哪天要是爆发冲突,石油运输线一断,日本的石油供应就得出大问题。
之前中东局势紧张的时候,日本的油价就涨过一波,老百姓怨声载道。
现在要是再丢了俄气这个稳定来源,等于把能源安全的鸡蛋全放进了中东这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了。
现在美国联合欧盟、英国一起加码对俄制裁,欧盟甚至放话要在2026年4月起禁购俄气短期合约。
日本夹在中间那叫一个难受:得罪美国吧,安保同盟就可能出裂痕;丢了俄气吧,国内民生和经济就得崩。
所以它才想出“渐进调整”这个说法,说白了就是拖延时间,先把眼前的难关过去,等找到稳定的替代气源,再慢慢减少对俄依赖,到时候再跟美国表忠心也不迟。
这事儿说到底就一个理:国家之间哪有什么永远的“铁哥们”,全看利益给不给力。
日本敢硬刚美国,不是它骨头硬,是把民生和能源安全的账算得太清楚了,听话的代价太大,实在付不起。
美国的制裁大棒再狠,也没法逼着别人饿肚子过日子。
这也给咱提了个醒: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手里有稳定的“后路”才敢有底气,能源安全这东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稳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