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巡炸翻车了。三个助理清路,市民冷眼旁观。A市没人排队,B市半天十来个人。
![]()
说起来,这次巡炸的尴尬场面,在A市万达金街看得人直乐。三个穿黑T恤的助理提前半小时就守在鸡排车前,拉了条半米高的警戒线,还对着路过的上班族喊“麻烦让让,等下有活动”,结果等到印着“鸡排哥”大头像的餐车开过来,路边拢共就停下两个大妈——还是为了确认是不是卖特价鸡蛋的,凑过来看了眼28块钱一份的鸡排,撇撇嘴转身走了。到了B市的步行街更夸张,从下午两点待到四点,扫码下单的才11个人,助理还试图劝路过的学生“尝一尝,网红款”,人家摆摆手说“上次在抖音刷到过,评论说肉柴得塞牙”。
谁能想到,半年前这哥们还火得能上本地热搜。那会儿抖音里全是他的视频:凌晨三点切鸡胸肉的特写、油污渍的围裙擦了又擦、对着镜头说“我以前摆地摊被追着跑,现在能让大家吃到热乎鸡排”,再配上“普通人也能逆袭”的文案,加上MCN公司买的同城热榜推送,没半个月就涨了两百万粉。有次在C市巡炸,据说排了五十多米的队,还有人专门从隔壁市开车来,就为了拍张和鸡排车的合照发朋友圈——可细问下来,大多人都说“看大家都来,我也来凑个热闹”,没几个人真觉得鸡排多好吃。
说到底,这火根本不是因为鸡排,是背后公司把“草根神话”玩得透。查了下,他签约的MCN之前就捧过“煎饼西施”“烤肠哥”,套路一模一样:找个看着实在的普通人,拍几条“起早贪黑”“被生活磨过”的苦情短视频,再把“月入十万”“开上豪车”的剧情剪进去,精准戳中不少想“走捷径”的人——就像有人总买彩票一样,明明知道中大奖的概率低,还是会想“万一下次中的是我呢?”。可这鸡排本身没半点特别的,比小区门口老字号贵两倍,味道还不如人家现炸的,上次有美食博主测评,咬开里面的肉都没腌透,还有股冷冻味。
现在这尴尬场面,其实早有预兆。中国消费者报10月15号刚发的报道里说,去年火起来的网红餐饮,现在存活率还不到15%,大多都是靠营销堆出来的热度,没几天就被消费者抛在脑后。抖音平台三季度的报告也显示,“网红餐饮”类内容的播放量比去年降了30%,评论里“看腻了”“全是剧本”的声音越来越多——大家早就不买“炒作出来的热闹”了,毕竟再好看的短视频,也抵不过一口难吃的鸡排,再动人的逆袭故事,也撑不起28块钱的溢价。
更让人觉得别扭的是这种“乌烟瘴气”的炒作风气:好像只要有流量,哪怕是普通鸡排也能包装成“创业神话”,哪怕没半点核心竞争力,也能靠“给普通人希望”的名头圈钱。可等热度一退,留下的全是跟风者的失望——那些专门来排队的人,拍了照发了圈,吃了一口就扔了;那些觉得“我也能火”的普通人,跟着拍同款视频,最后连流量的边都没摸到。
你身边有没有见过这种“一阵风”的网红?觉得这种靠剧本和炒作起来的网红,为啥越来越没人买账了?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1. 中国消费者报 2025年10月15日 《网红餐饮“昙花一现”:流量褪去后,只剩营销泡沫》
2. 抖音平台 2025年三季度 《网红餐饮类内容播放趋势及用户反馈报告》
3. 新京报 2025年10月20日 《“鸡排哥”巡炸遇冷:网红餐饮需跳出“炒作依赖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