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造谣“十几辆车炸了”被刑拘?汽车圈该醒醒了
经常蹲汽车直播间的朋友,肯定见过不少“黑粉”带节奏:要么对着主播劈头盖脸骂,要么编点离谱的谣言刷屏。但最近北京警方通报的案例,算是给这种行为划了条红线——38岁的沈某某因为工作不顺心,就跑到某新能源汽车直播间骂街,还编造“十几辆车一起炸”的谣言,现在已经被刑拘了,小米那边也确认了这事就是针对他们直播间的。
![]()
刚看到这消息时我还挺意外,倒不是觉得这行为不该罚,而是没想到真有人敢拿“汽车爆炸”这种事造谣。稍微懂点车的都知道,车企对安全问题有多敏感,这种谣言一出来,先不说对品牌口碑的打击,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沈某某可能觉得就是在网上发泄情绪,却不知道已经踩了法律的雷。
查了下才清楚,这种行为真不是“骂几句”那么简单。根据法律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灾情在网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最高能判七年有期徒刑。沈某某说的“十几辆车爆炸”,明显属于编造虚假险情,而且在直播间反复传播,造成恶劣影响,被刑拘完全是咎由自取。这也不是警方第一次出手,去年就有专项行动打击网络谣言,只是这次落到汽车圈,更让人警醒。
![]()
其实汽车圈的网络争论一直不少,新能源和燃油车之争、自主和合资之争,大家吵吵配置、比比对性能都很正常。我自己也在直播间跟人争论过混动技术好坏,但争论归争论,得有底线。有些人为了黑而黑,编造“某车续航虚标一半”“某品牌质检不合格”之类的谣言,还有的直接人身攻击主播,这种行为早就越界了。
尤其是现在车企都把直播间当成重要的销售渠道,一场直播动辄上万人观看,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影响远超想象。之前就有新势力车企因为直播间谣言,临时暂停直播还得发声明辟谣,既耽误正常经营,又消耗品牌信任。消费者也容易被误导,本来想选车,被谣言吓住,错过合适的车型。
![]()
警方这次的处理,与其说是惩罚个人,不如说是给整个汽车圈提了个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汽车圈的交流更要讲规矩。喜欢一款车可以好好夸,不喜欢也能理性提意见,哪怕说“我觉得这个设计不好看”“配置不如同价位竞品”,都比编谣言强。毕竟买车是件严肃事,大家需要的是真实信息,不是恶意攻击。
最后想说,不管是车企、主播还是我们普通车友,都该一起维护健康的交流环境。车企少点套路多讲实车,主播客观介绍不吹不黑,我们看直播时理性发言,有疑问就问,有不同看法就好好说。这样汽车圈的交流才能真的帮到大家选车,而不是变成互相攻击的“战场”。你们在汽车直播间见过离谱的谣言吗?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