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在俄乌冲突正式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一场由中俄欧多国学者参与的研讨会召开了。会议的核心不是谈谁输谁赢,而是讨论一个更大的命题,世界权力结构是否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对于这个答案,各方代表的表态很默契,旧的国际秩序在退场,世界不再是由哪一方说了算,而正在向多个力量中心并存的“多极”转变,未来的世界将需要“更多伙伴”。
当初美国的全球主导力,正在不同层面遭遇挑战。
![]()
中国撕开科技垄断口子
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科技产业牵动着全球,硅谷、华尔街、五角大楼三位一体地掌握着从基础算法到硬件制造的核心命脉。
互联网早期的协议标准、芯片设计的制高点,几乎没有一项不是由美国主导设定的,这让其他国家长期只能在“游戏规则”里做配角。
而中国的崛起,从一开始就不是靠谁“让位”,是在一轮轮封锁中“逼”出来的。
![]()
尤其是近十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打压不断升级,从限制芯片出口到切断技术合作,目标明确,就是要让中国科技“断供”。
但现实却是,中国不仅没被“卡死”,反而在多个领域加速突围。通信产业是起点,5G技术标准的争夺战,中国企业没有等别人开门,自己就把门造了出来。
紧接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卫星导航等技术层面也开始出现创新的局面。
![]()
比如北斗系统的应用已经从军事扩展到民用,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在某些场景实现“领跑”。
这背后不是一两个企业的努力,而是国家层面长期投入的结果,教育、科研、产业链协同推进,让中国不再只是“世界工厂”,而是“技术原创地”。
在联合国专利组织和多个国际技术博览会中,中国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科技不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专利”,而是多方参与的“拼图”。
![]()
之所以说“中国打破了技术垄断”,是因为这种变化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真实发生的过程。虽然在部分核心环节上,中国仍面临挑战,但“必须靠美国技术才能运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俄罗斯用行动揭开军事神话
从冷战结束后一直到近十年,美国在全球军事上的行动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每一次出兵都能绕过联合国,靠一己之力打出“国际社会”的名义,军事干预成了美国维持全球秩序的一种“默认方式”。
![]()
但这种方式,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虽然引发了巨大争议,也遭到西方制裁和舆论围攻,但从战场局势看,并没有像当年南联盟或伊拉克那样被迅速瓦解。
更重要的是,这场冲突并未引来美国直接出兵,美国提供了军援、情报和制裁措施,但始终没有像以往那样“亲自下场”,这本身就是一种限制。
![]()
这种局面让人重新思考“军事垄断”是否还成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虽然代价高昂,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把美国的“全球干预权”拉下了神坛。
更早的叙利亚战场上,俄军的介入甚至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让美国支持的反对派失去了控制局势的机会。
当然,俄罗斯并没有能力全面挑战美国的全球部署,也无法替代美国在北约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但它的行为让全世界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美国的军事干预并非没有代价,也并非唯一选项。
![]()
尤其是当欧洲国家在如何应对乌克兰局势上出现分歧时,美国的“主导力”也开始变得不再牢不可破。
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军事格局已经“多极化”,但至少说明,美国的军事行为不再拥有“天然合法性”。
正如中方学者指出的,军事不能再作为“控制世界”的工具,而应回归“维护安全”的本义,这种转变虽然缓慢,却是趋势。
![]()
美金融霸权的根基正在松动
如果说技术和军事还能被挑战,那美元的地位,是几十年来全球贸易、能源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今天的全球货币市场,美国靠着美元维持着一种“看不见的控制”。
国家之间买卖石油要用美元,跨国公司融资靠美元,央行储备货币也离不开美元,这种现实让美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影响别国政策。
例如冻结俄罗斯资产、限制伊朗交易、制裁中国企业,很多时候不需要派兵,只要动动美元的“水龙头”。
![]()
中俄当然不会放任这种局面持续,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拓展本币交易市场;俄罗斯则在能源交易中逐步减少美元使用,增加黄金储备。
这些努力在某些地区初见成效,比如中俄之间的贸易已经大量使用本币,部分中东国家也开始探索“去美元化”的路径。
但美元霸权不是一夜之间建立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崩塌,它背后依赖的是美国的法律制度、金融市场开放、国债稳定和全球信任。
![]()
在没有替代性制度成熟之前,各国出于安全和便利考虑,依然会优先选择美元。这就像一个老旧但稳妥的系统,虽然有漏洞,但还没出现替代品。
“美元是美国最后的垄断”,这句话没有夸张,正是因为技术和军事已被挑战,美国才更依赖金融系统维持全球主导。
然而,这种依赖也让美国面临一个悖论,一旦滥用金融制裁,反而会倒逼其他国家加快“脱钩”的步伐。
![]()
从长期来看,美元不太可能彻底失去地位,但它的“独霸”地位正在被多边货币体系逐步稀释。未来可能不是“去美元”,而是“多货币并存”,这正是多极化的另一个表现方式。
结语
从技术到军事,再到金融,曾经美国一手掌控的三张王牌,如今已经有两张被撕开了边角。
中国靠研发和产业链打破了技术垄断,俄罗斯用军事行动打破了干预神话,眼下只剩美元还在支撑着美国的全球地位。
![]()
但这张牌也不是稳得一动不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意识到,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在别人的货币上。
这不是“取而代之”的问题,而是“共同参与”的开始,多极化并不是另一个冷战,也不是势力对抗,而是一个更复杂、更现实的权力重构过程。
中国的角色,是推动合作、稳住发展节奏,同时避免被裹挟进“新霸权”的陷阱,这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一次历史转弯的机会。
参考资料
俄乌冲突能否迎来转机?中俄欧三方专家权威解读 2025-02-24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