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她24岁爱上39岁有妇之夫,守身60年不放弃,一生在填补童年创伤

0
分享至

她是童年不幸的民国才女,24岁爱上39岁的有妇之夫,为其守身60年不放弃

终其一生,她都在填补童年创伤,却终究落得孤独一生,她究竟是谁?



童年裂痕

这个人便是民国才女赵清阁,1914年,她出生于河南信阳一个典型的官僚家庭。

她的祖父是清朝的举人,父亲是地方官员,舅舅是进士,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擅诗能画,才情不输男子。

照理说,这样的出身足以让一个女孩子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琴棋书画、无忧无虑。

但她五岁那年,母亲因病早逝,母亲走后,她被送到舅舅家寄养



那是一个讲究礼教的家庭,长辈多、规矩重。

她每天天未亮就要起床,跪在炕边背诵《千字文》和《论语》,一字不差,否则就得在饭前罚站一炷香的时间。

吃饭时不准发声,筷子必须整齐地搁在瓷碗边上,连咀嚼都得小心翼翼。

她曾以为,只要自己做得够好,就能换来一点点温暖。

可舅母不耐烦的眼神,表姐的讥讽目光,都一再提醒她:她是这个家里多出来的人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常常躲在床角,把头埋进被窝里,偷偷地哭。

她渐渐学会将情绪埋进文字里,用诗词和日记倾诉无人能听的心事

后来,她的父亲续弦,迎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继母,赵清阁被接回家

继母对她极尽疏远,甚至有些敌意,她早晨起床迟了几分钟,就被罚跪在门外;晚饭若动了筷子太早,就被夺走碗筷。

甚至连她多看了一眼窗外的雪景,都可能换来一句阴阳怪气的责备:“闲得没事干,不如去洗洗衣服。



最让她心寒的,是她那位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

她想象过无数次与父亲促膝长谈的画面,可现实中,父亲要么在书房闭门不出,要么冷漠地点头从她身边走过。

在这个家中,她唯一的依靠,是年迈的祖母,祖母喜欢在炕头缝补衣物时,一边念佛一边低声唱着民谣。

祖母会在她生病时摸摸她的额头,会在她哭泣时递上一方手绢。

冬日里,祖母总不忘给她多添一碗热汤,哪怕自己只喝着温水。



可惜,祖母年纪大了,在一个冬天永远离开了她,她变得更加沉默,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读书、写作。

那时候的她还不懂什么是心理创伤,但她知道,自己心里有一块地方,总是空空的,填不满,也捂不热。

从那以后,她习惯了独处,习惯了自守,更习惯了在暗夜里独自吞下委屈。

后来无论她走得多远、站得多高,内心那种对“情感归属”的渴望从未真正消失



逃出牢笼

1929年深冬,赵清阁刚从学堂归来,手中紧握着一本借来的《新青年》。

她悄无声息地走过院落,忽而脚步一顿,耳边传来一段熟悉却令人不寒而栗的谈话声。

她屏住呼吸,藏身在石榴树下,听见继母压低嗓音说:

一个女娃娃,学那么多有啥用?等过完年,就让她退学,嫁给胡家。”

父亲的声音紧随其后,低沉且无奈:“也好,省得将来操心。”



那一刻,赵清阁没有哭,她知道,这个家,这个将她视为累赘的家,早已不是她的归宿

几日后,一个漆黑的夜晚,她悄然收拾了几件衣物,凌晨四点踏上驶往开封的慢车

抵达开封后,她起初寄住在一位远房亲戚家中,那家人日子也不宽裕,只给她腾了一张靠墙的木板床,每晚冻得手脚发麻。

她白天在报馆做校对工,蹲在昏黄灯下一字一句审稿,晚上则给小学教员的孩子补课换取几角工钱。

一日三餐,靠街边的馒头铺和一碗最便宜的豆腐汤度日,身上的棉衣一年未换,补丁摞着补丁。



每当夜深人静,赵清阁便点燃油灯,在窄小的桌上写字。

她用细密的笔触记录街市百态、底层百姓的辛酸,也写父权压迫下女性命运的沉浮。

她的第一篇文章被登在《民报》副刊上时,她不曾雀跃,而是更坚定了写作的方向。

为了拓展眼界,她报考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那一年,她17岁,口袋里只有几枚铜钱,孤身一人挤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到达上海后,她一边在天一电影公司当编辑,一边插班读书。

在“女子月刊”做撰稿人时,她的稿件屡屡引起讨论。

她笔下的女主角不再柔弱顺从,而是敢于出走、敢于爱恨、敢于冲撞世俗枷锁的女子。

她的文字不取悦任何人,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因现实困顿而沉默的年轻女性。



爱情错位

1938年春的武汉,无数文人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投身到“以笔为枪”的抗战中。

赵清阁,正是在这样的节点,遇见了那个日后将搅动她一生情感的男人,老舍

那年她24岁,文坛新秀,身着深色旗袍,短发干练,言辞锋利。

而他,39岁,已是蜚声中外的作家,有家室,有子女。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文艺界的筹备会议上。

赵清阁正激烈地辩论某篇抗战话剧的结构问题,坐在一旁的老舍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那种眼神里既有欣赏,也有一种久违的惊艳。

赵女士,您说得太对,文学应当唤醒人心,而非迎合浅薄。”老舍走上前来,语气温和却不失肯定。

那一瞬,赵清阁看着这位比自己年长许多的作家,只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很快就开始频繁合作,赵清阁主编的《弹花》需要稿件,老舍欣然应允。



而赵清阁的稿子,有时也会经过老舍的润色,两人时常在编务结束后一起散步,从文学谈到现实,从作品谈到民族。

没有人先开口说爱,可所有的言语、眼神、行动,都在一点点地描摹出那条即将逾越的界线。

抗战形势愈发紧张,他们随着文协南迁至重庆

白日里他们为文艺奔走,在话剧、刊物、演讲之间马不停蹄。

而夜晚,在昏黄灯下并肩审稿时,两人之间的沉默越来越多,那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带着一种无形的默契。



老舍曾在一次病中,被赵清阁照料了整整一周,她为他熬汤、测温、批改校样。

那夜,老舍在微弱的灯光下写下了一句诗:“春风剪不断的,是你送来的药香。”

他没有送出去,只将那张纸折好,压在书稿的最后一页。

他们是战友,是同道,是灵魂的互相靠近者。

赵清阁出身旧式家庭,却一心追求现代思想,她不愿沦为他人家庭的破坏者,可她又无法割舍这份理解与温柔。



而老舍,那个一生写尽市井人情的文学家,在面对自己的情感时,却格外懦弱。

他对赵清阁是真心动的,但他从未真正想过放弃家庭

1943年,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翻山越岭,穿越封锁线,辗转数十日来到重庆。

当老舍在文协门口看到妻儿那一刻,他愣了足足十秒,脸上的神情说不上是欣喜还是窘迫。



那天晚上,他没有去见赵清阁。

而赵清阁,坐在书桌前,望着他留下的手稿和茶杯,忽然明白,这场关系,从未有过“胜算”。

第二天清晨,她将手头的稿子整理好,附上一封短短的信:“先生,自此各据一城,勿复相见。



孤独终老

重庆分别之后,赵清阁回到了上海她拒绝了老舍所有的来信,不是因为不在意,而是因为太在意。

她知道,一旦再回一封信,他们之间的故事就永远没完没了,而她,不愿做一个在伦理边界之外挣扎的人。

于是,她选择彻底沉默,把情感连同记忆,一同封存在最深的抽屉。

她将自己投身于写作,一部又一部作品接连问世,《落叶无限愁》《凤》《华北之秋》……



她在文字中剖开自己最深的情感创伤,也在角色身上不断寻求认同与救赎。

她从不提起老舍,哪怕在最亲近的朋友面前也只字不提。

他仿佛从未存在过,但她书房墙上那幅老舍亲笔题写的诗,却一直挂在那里,从未更换。

新中国成立后,赵清阁原可以跟随一批文化人远赴香港,或是投身海外,可她执拗地留在这片土地上。

那些年,她过得并不宽裕,文艺体制调整后,她被边缘,被误解,被封笔。



生活紧张时,她也曾想起老舍,但只是想,不曾求助。

直到1959年,她生活陷入真正的困顿,不得已写信向老舍借钱

信发出几日后,她收到了800元汇款和一句留言:“但愿一切安好,书信可不回。”

她没有回信,她知道,这笔钱给出的不仅是物质的援助,更是他尚存的愧疚与牵挂。

可正是这份牵挂,将她重新拽回情感的漩涡之中。



此事传到胡絜青耳中,胡一怒之下举报了老舍“私生活问题”,致使老舍在政治风潮中陷入泥沼,身心俱疲。

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赵清阁听闻此消息时,沉默了很久。

随后她一个人走进书房,将老舍留给她的那八十多封书信一封封焚烧,也将她这一生的情感,烧得干干净净。

从此,她再不提他,亦不再提情爱。



余生的赵清阁,始终独居,她没有婚姻,没有伴侣,没有子嗣,只有一本又一本的书稿和一幅又一幅的水墨画陪伴左右。

1999年,赵清阁病重住院,不久后离开人世。

她这一生,爱过一个有妇之夫,却没有成为那个“第三者”;她用六十年的独身,守住了一段没有名分的爱情。

但她不是为一个男人守身六十年,而是在填补一个从童年便开始的情感缺口



她爱得克制,活得倔强,也孤独得体面,她没有成为谁的妻子,却活成了那个时代最有风骨的女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浙江一“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浙江一“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07:49:01
这届网友要「造反」了!雷军抖音视频首次遭举报下架

这届网友要「造反」了!雷军抖音视频首次遭举报下架

汽车有文化
2025-11-07 20:33:15
11月起咸鱼翻身,家有哪些生肖财运大开,事业喜事接二连三到来

11月起咸鱼翻身,家有哪些生肖财运大开,事业喜事接二连三到来

人閒情事
2025-11-05 22:13:55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男人至死仍少年,网友惊呼:这行为真不像成年人!

男人至死仍少年,网友惊呼:这行为真不像成年人!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05 00:05:08
邱贻可四字点评全运会,坦言为孙颖莎担心,场场都是决赛不容有失

邱贻可四字点评全运会,坦言为孙颖莎担心,场场都是决赛不容有失

李汪手工制作
2025-11-06 22:00:53
叛逃台湾最高将领张清荣:蒋介石亲自迎接,为何不到一年被枪决

叛逃台湾最高将领张清荣:蒋介石亲自迎接,为何不到一年被枪决

顾史
2025-11-05 04:57:32
大爆冷!中国女排无缘决赛,三边攻扣球合砍9分,副攻再拿得分王

大爆冷!中国女排无缘决赛,三边攻扣球合砍9分,副攻再拿得分王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08 00:16:36
太阳报:德利赫特妻子晒全裸海滩照,可能面临封号危险

太阳报:德利赫特妻子晒全裸海滩照,可能面临封号危险

懂球帝
2025-11-06 13:34:15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喵喵娱乐团
2025-11-07 16:31:26
斯诺克国锦赛|吴宜泽力克赵心童 第三次打进排名赛决赛

斯诺克国锦赛|吴宜泽力克赵心童 第三次打进排名赛决赛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23:03:03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宝岛一专家:大陆已走上“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宝岛一专家:大陆已走上“第三条路”!

泠泠说史
2025-10-20 17:46:08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10:53:08
吃瓜:某医院副院长与主任的17分钟视频!

吃瓜:某医院副院长与主任的17分钟视频!

微微热评
2025-11-07 00:55:33
普京下总统令,特朗普都怕了,世界等着看中国敢不敢对普京说:不

普京下总统令,特朗普都怕了,世界等着看中国敢不敢对普京说:不

娱乐督察中
2025-11-07 05:41:06
俄乌红军城战役进入决定性阶段,乌军总司令:七天内将解围红军城

俄乌红军城战役进入决定性阶段,乌军总司令:七天内将解围红军城

凤凰卫视
2025-11-06 16:58:05
考上清北后,看见妈用百草枯包饺子,我装傻,把饺子塞给弟弟

考上清北后,看见妈用百草枯包饺子,我装傻,把饺子塞给弟弟

烟火人间故事汇
2025-09-29 23:00:03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皮蛋儿电影
2025-11-06 22:01:11
29天瘦25斤荒野求生退役特种兵宣布退赛:继续下去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场内100名选手还剩18人

29天瘦25斤荒野求生退役特种兵宣布退赛:继续下去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场内100名选手还剩18人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7 00:50:01
我错了,Gemini 做PPT不是“一般”,是“封神”。(尤其挖到第3层功能后…)

我错了,Gemini 做PPT不是“一般”,是“封神”。(尤其挖到第3层功能后…)

AI范儿
2025-11-03 19:12:19
2025-11-08 02:55:00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18文章数 1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家居
游戏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多部门出手!成都学子的专属秋假大礼包来了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