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092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侵袭性真菌病(IFD),又称深部真菌病,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面临的重要临床挑战,此类感染易侵犯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因此,早期诊断与精准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01
真菌荧光染色涂片
荧光染色剂为真菌披上“发光外衣”,让菌丝在显微镜下无处可逃!比常规真菌涂片染色更能锁定真菌踪迹,适用于初筛环节。
标本采集:痰液、肺泡灌洗液、各种体液标本、皮屑、组织等。
提示:阴性结果可一定程度上排除真菌感染,但深部感染或取材不充分时可导致假阴性。
02
(1-3)-β-D-葡聚糖(G试验)
通过定量检测血清中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辅助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泛真菌感染筛查的高灵敏工具,有早期预警作用,尤其对念珠菌血症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不适用于隐球菌和毛霉目真菌感染。
标本采集:必须使用标注无菌无热原管(专用红头管)采集4mL静脉血。
提示:患者尽量在用药前、空腹状态抽血,血透患者应在透析前采血(溶血、脂血、黄疸标本会干扰检测结果)。
03
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
用于检测曲霉菌特征性抗原——半乳甘露聚糖,可在感染早期提供实验室证据,并可用于疗效动态评估。
标本采集:4mL静脉血(橙色管)或肺泡灌洗液(无菌容器采集)。
提示:通常可与G试验使用同一管血样本同时检测。
04
隐球菌夹膜多糖抗原(GXM试验)
通过抽血或脑脊液检测其独有的荚膜多糖抗原(GXM),有助于实现隐球菌的早期、快速诊断。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标本采集:静脉血(橙色管)或脑脊液(无菌采样容器)。
提示:通常可与G试验使用同一管血样本或采集脑脊液。
05
真菌核酸三联检
通过PCR核酸检测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到含量很低的真菌DNA,特别针对曲霉菌属+耶氏肺孢子菌+新型隐球菌,进行高效排查。
标本采集:合格的深部痰液(晨起漱口后深咳痰3-5mL)或送检肺泡灌洗液、脑脊液,需用无菌杯采集,尽快送检。
如何运用这五大检测技术?
真菌荧光染色如同“基础侦查员”,是感染初期的重要抓手。
G试验像“广域探测器”,为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拉响一级警报。
GM实验(曲霉菌属)和GXM实验(隐球菌抗原)是“专属目标锁定器”,针对特定“元凶”(曲霉菌属或隐球菌)直击要害。
核酸三联检特别针对曲霉菌属+耶氏肺孢子菌+新型隐球菌,能高效排查。
没有绝对的最佳单一选择,根据患者的风险分级、感染部位、临床表现等综合因素,动态选择单检或多手段组合策略。这种“量体裁衣”的诊断方案,有助于更早、更准确发现潜在深部真菌感染,为患者争取更多宝贵治疗时间。
来源: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