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
“以前每周填报表要花两天,现在不仅改成月报了,而且只需两小时就填完了!”“八张医保表合成一张,数据核对时间直降75%!”这些是不少金山基层干部的心声。
今年3月以来,金山区作为全市街镇报表数据“只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数据赋能、流程再造让240张区级报表“瘦身”63%,2701个数据项中2050个实现“免填写”,基层干部从“填表机器”变身“服务先锋”,交出了一份“报表减负、服务加速”的改革答卷。
“报表减法”背后的“数据乘法”
在吕巷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磊正轻点鼠标完成《失业人员摸底调查表》填报。
“这张表以前是‘周周见’,24个数据项要挨个核对,现在,6个数据项自动调取市级数据,3个数据项由区级平台填充,12个统计项系统自动算,我们只要补充3个数据项就行!”而且,这几个数据更精准,只要每个月上报。
孙磊展示的报表系统上,“已赋能”字段标着绿色对勾,87.5%的自动填充率让报表从“手动填”变为“带数核”。
她坦言,通过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调查工作,现在她们第一时间就能了解镇上各村的失业人员情况,可以及时将近期的企业招工信息等通知到失业人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这场“报表革命”的核心,是打破“数据壁垒”做“乘法”。依托市、区两级数据共享体系,金山已构建起1873个资源目录,37249个数据项,18.37亿条数据的“数据超市”。
金山区数据局局长陆益介绍:“就像给报表装上‘智慧大脑’,比如原本需要人工排摸的虚百岁老人相关信息,现在通过基层治理回流的人口数据自动筛选,8个字段免填6个,街镇只需补充健康状况等‘活数据’,免填率达到了75%。”
从“填表人”到“服务者”的角色蝶变
据统计,改革半年来,金山已取消区级报表138张,整合12张,区级报表压减率达63%。在持续推进报表精简工作中,该区将原先城乡居民中途参保情况相关的八张报表整合为一张报表,实现了“八表合一”。
一位基层干部笑称:“以前填完这张、找那张,现在一张表看透所有数据,填报更为简洁,数据更为直观,还大大减少了报表填报数量。这样,我们就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更深远的改变在于治理效能的提升。11月起,被保留的区级报表将全部通过“金简表”模块开展报表数据的采集,数据一目了然,填写方便,具有筛选、核对、自动统计等功能。
在金山区石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救助员顾红娟正在填写支内回沪汇总表,通过报表平台自动统计功能,实现3个分类汇总、1个汇总表自动生成,原先一次填五张变成一次填一张,充分发挥了数据赋能的价值。
![]()
顾红娟说:“我们街道支内回沪的数量,在全区来说比较大,大概有1200户左右,所以我们平时的统计工作量不小,比较辛苦,现在,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平台就帮我生成了统计报表,大大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支内回沪补贴发放的核对时间从3天缩短至2小时。”
陆益表示:“这项试点工作主要是让数据充分赋能业务工作,通过积累的政务数据让基层报表自动生成、数据预填,推动数据由‘基层报’转向‘系统取’,有效给基层减负,让‘数据多跑腿,基层少填报’。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归集的数据赋能全区各项工作,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场景,有效助推基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以数据共享推动基层减负增能。”
如今,在金山区各街镇,“报表减负”的话题常被基层干部津津乐道。正如一位基层工作人员所说:“当‘填表量’变成‘服务量’,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改革最生动的点赞。”这场始于报表的“微改革”,正悄然释放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原标题:《金山这项改革试点8个月后:“当填表量变成服务量,群众笑脸是最生动的点赞”》
金山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