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诗华 谢易宏
司法的力量,从不因距离而衰减。在麻城市检察院办理的熊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一案中,这句话不再只是理念,而是掷地有声的实践。
近日,随着这起特殊案件顺利开庭,一段跨越千里的司法接力,不仅将犯罪嫌疑人依法诉诸审判,更成为司法为民最温暖的诠释。10月31日,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情始末。
原来,2020年至2023年间,被告人熊某通过尿毒症病友群结识李某。在明知药品系李某通过医保骗保所得的情况下,熊某仍非法收购药物,大部分用于自用,小部分加价转卖。涉案药品价值共计人民币18万余元,熊某从中非法获利5000元。2024年10月24日,案件由麻城市公安局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卷背后,是一个被疾病拖垮的家庭。”承办检察官介绍,熊某身患尿毒症,每周需三次透析,丧失劳动能力的同时,也陷入经济绝境。承办检察官电话沟通后,熊某真诚认错、自愿认罪认罚,却因治疗频繁、家境困难,无法从四川达州远赴千里外的湖北麻城。“司法程序不能因现实困境而止步,当事人的权利更不能因山高路远而缩水。”承办检察官介绍,秉持这一信念,该院决定启动跨省协作机制。
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法院反复研判:每周三次的透析不能停,往返费用不堪重负,强制到案既不现实,也有违司法人道。最终,一个“逆行千里”的庭审方案浮出水面——公检法团队共赴四川达州,开展巡回审判。
2025年9月,办案团队驱车一天一夜,跨越千里抵达达州市通川区。为最大限度方便熊某,他们在其家附近租下一间会议室,把法庭“搬”到了当事人的家门口。
![]()
办案现场
当法槌在异乡敲响时,这场千里审判圆满落幕。它不只是程序的完成,更是一次法治温度的生动抵达——正义可以翻山越岭,司法始终有光。
“感谢检察官给我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已深刻认识到错误,今后一定做一名守法公民。”熊某在最后陈述中真诚悔过。法院最终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麻城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麻城到达州,跨越的是山河,不变的是对正义的坚守。下一步,该院将依托法律监督职能,推动医保单位排查风险、堵塞漏洞,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从源头上筑牢防线。
承办检察官提醒,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医保账户仅供本人就医购药使用,出租医保账户、冒用他人医保账户、利用医保账户转卖药品等,均属于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行为,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