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文华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成功入选。此次入选,标志着该专业课程质量实现了“从优质到卓越”的跨越,展现了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国一流课程引领,树立核心课程建设新标杆
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学部始终锚定“数智化移动互联技术与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两大特色方向,持续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成功入选,成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示范。据了解,该课程采用“虚实结合实验平台+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单片机技术与嵌入式开发、智能控制等产业前沿需求紧密融合,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精准对接。课程教学团队于2023年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形成了“课程建设—团队支撑—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这种“以团队促课程、以课程提质量”的建设经验,为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矩阵协同发力,构建多层次优质课程集群
以国一流课程为引领,通信工程专业逐步构建起“层级递进、矩阵协同”的优质课程集群,目前已建成“1门国一流 + 2门省一流 + 1门省新工科”的课程布局。《信号与线性系统》《计算机网络》先后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夯实专业基础;2024年,《电工电子学》入选首批省级新工科课程,以数智化技术重构“理论 + 仿真 + 实操”三维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工科实践属性。课程集群遵循“基础课程打牢根基、核心课程对接前沿、特色课程培育优势”的建设逻辑,形成递进式人才培养链条,课程建设水平持续稳居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闭环管控提质,“赛事+常态”双轮驱动
为保障课程建设质量持续提升,信息学部建立“赛事检验+常态优化”的闭环保障机制,实现从课程设计到教学落地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教学创新成果屡获认可:2025年,教师团队凭借《电工电子学》智慧教学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中南赛区二等奖;《通信原理》课程曾获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三等奖,赛事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在常态化质量管控上,2门课程获评校级优秀课程设计,超80% 教师通过校级“一师一优课”认证,形成“国家级课程引领、省级赛事检验、校级质量夯实”的多层次教学发展格局,为课程质量稳定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设成效转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优质课程体系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果。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深受华为、中兴等行业头部企业青睐,专业对口率与岗位适配度双高。年均20%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为行业输送高层次技术人才;学生在专业相关科创竞赛中屡获佳绩,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形成了“课程育优才、优才领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化内涵建设,打造更多优质课程与人才
面向未来,信息学部将以此次国家级一流课程入选为新起点,进一步强化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与新工科课程的协同联动,强化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与新工科课程的协同,推动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教学模式与智慧技术的深度融合。
学校将持续优化“课程矩阵—团队支撑—赛事检验—成效输出”的课程建设生态,力争培育更多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创新、能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才力量。(戴颖 曾志红 黄兆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