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浙江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由历任省老领导担任会长,其中原省委书记铁瑛任第一任会长。 桑洲是革命老区, 桑洲 镇因工业基础薄弱,长期面临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相对滞后;现今又面临青壮年人口外流、老龄化加剧等现实困境,如何促进革命老区桑洲镇的发展,需要汇聚各方智慧,“省老促会”的调研是一个契机。
省老促会来桑洲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侧记
省老促会来桑洲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侧记
关工委清溪五老工作室
2025年10月24日下午,秋日暖阳洒遍浙东山区,浙江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杨幼平、副会长李良福、办公室主任金成一行,专程来革命老区宁海桑洲开展考察调研。宁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立蒙,县党史办主任陈英杰,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志汉,县政协原副主席(代表正在筹建的新四军研究会)潘作飞,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季元法,以及桑洲镇党委副书记俞瀚广、党委委员王巍等县镇领导陪同调研,共同为桑洲老区发展寻思路、谋对策。
![]()
一、红色探访:走访旧址,追溯革命历程
调研首站始于桑洲老街。在关工委桑洲清溪五老工作室(清溪文学院)负责人王秀峰、王秀玲的引导下,考察组踏着斑驳的卵石街路,首站便走进革命先驱、亭旁起义桑洲党支部创始人王育和的故居,陈旧的老屋静静矗立,木梁上的纹路、墙角的斑驳,都在无声诉说着早期革命者艰难却坚定的奋斗历程。离开王育和故居,继而走进亭旁起义桑洲党支部的秘密活动点王乘前故居。狭小的堂屋、隐蔽的侧室,清晰想象出当年革命者在此悄悄碰头、压低声音商议要事的紧张场景。
![]()
脚步未歇,考察组沿着老街,又考察了地下党重要联络站“同康店”与“温台大旅社”。旧时的木质柜台依旧完好,柜台下隐蔽的传递窗口隐约可见,这些留存至今的痕迹,生动还原了当年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衔接革命力量的惊险画面。继而考察组来到警察堂前。站在这片曾见证革命行动的旧址上,周象银率领一大队战士突袭桑洲警所、成功缴枪的激昂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让人深切感受到革命斗争的果敢与力量。
![]()
怀着对革命火种的崇敬,考察组接着前往桑洲地下党支部的发源地“白岩学堂”。青砖黛瓦在岁月中静静伫立,屋檐下的雕花、教室里的旧桌椅,仍清晰留存着革命火种从这里燎原、照亮桑洲大地的深刻印记。走访的最后一站,考察组来到田孔周村,走进革命烈士周衍文的故居——当年的红色地下印刷厂。烈士亲属周伟华早已等候在此,他怀着真挚的情感,向考察组现场讲述了舅舅周衍文投身革命、英勇牺牲的生平事迹。真挚的叙述里满是对烈士的缅怀,也让在场每一位人员深受触动,更让大家在回望历史中坚定了保护红色遗产、传承红色精神的共同信念。
![]()
二、专题座谈:聚焦发展痛点,共商红色资源活化
红色足迹探访结束后,考察组一行前往南岭村南山驿民宿,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聚焦桑洲老区发展痛点与破局路径。会上,桑洲镇党委书记葛日长、镇长俞荣波、副书记俞瀚广、党委委员王巍先后介绍镇域发展概况:桑洲镇因工业基础薄弱,长期面临经济总量偏小、青壮年人口外流、老龄化加剧等现实困境,但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桑洲古驿站文化、田洋卢读书种子方孝孺、卢探花历史遗存、麻岙陈家三台古建筑群承载“古”韵,亭旁起义关联遗址、革命烈士故居彰显“红”色基因,漫山油菜花、生态茶园勾勒“绿”色画卷。“红、古、绿三色文化交融,是桑洲打造3A级景区、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底气”镇党委书记葛日长明确镇域发展方向,并特别肯定了“清溪五老工作室”老同志提出的规划建议:依托当地闲置校舍建设“浙东区域青少年发展教育中心(宁海县少年军校)”,既盘活存量资源,又能强化红色教育功能,前期筹备工作已初见成效,具备进一步推进的可行性。
![]()
随后,县党史办、县关工委、县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与会领导,对“清溪五老工作室”的前期工作及创建浙东青少年发展教育中心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县党史办主任陈英杰特别对工作室老同志挖掘整理宁海红色文化的工作表示肯定与认可。与会领导围绕革命老区桑洲发展现状,以及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文旅融合路径、政策资金争取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
退休老干部周伟华也在会上提出弘扬烈士精神、统筹优质资源服务家乡文旅发展等建议,并表示将捐献自己名下老宅——周衍文烈士故居,用于建设周衍文烈士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
三、陈立蒙部长提建议:明确桑洲红色基地建设三大路径
针对桑洲红色基地建设工作,宁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立蒙在深入分析革命老区桑洲现状后,提出三点具体推进建议,为基地发展明确了方向路径:
![]()
一是建强组织保障,确保红色教育基地“名正言顺”。陈立蒙部长明确表示,将牵头联合现场参会的县党史办公室、新四军研究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局等部门,召开专项协调会,推动组建“宁海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通过跨部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为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组织支撑与政策保障。
二是精准谋划项目,聚焦研学功能落地。建议由桑洲镇党委、政府牵头,重点推进红色遗址挖掘与保护工作,同时结合桑洲红色资源禀赋,精准明确教育主题侧重方向;尤其强调需做好与岔路、前童两地红色教育内容的差异化衔接,避免同质化建设,形成“各有侧重、互补联动”的红色研学格局。
三是锚定工作重心,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赢”。明确基地建设需以高举红色旗帜为核心,既要通过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也要依托红色资源带动当地发展;当精神传承与物质发展存在协同关联时,需优先突出精神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抓手,让革命老区在红色文化浸润中焕发时代新貌。
目前,桑洲红色基地建设已凝聚多方共识、明确推进方向。后续将通过组织建设、项目落地、品牌塑造等举措,逐步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与发展资源,助力革命老区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四、杨幼平常务副会长作总结:肯定成效、介绍老促会并提出四点工作要求
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杨幼平作总结发言,首先充分肯定各方对革命老区工作的推进成效:宁海县委高度重视与关心老区发展,县委滕书记曾深入桑洲调研指导,明确提出桑洲镇打造3A景区的目标;此次调研中,陈部长不仅亲自陪同,刚才还作了精彩发言,就宁海县老区工作与桑洲镇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桑洲镇党委政府为本地老区发展尽心尽责,推出并落实多项有效举措;特别是桑洲镇“清溪五老工作室”的老同志,主动义务为桑洲发展多方奔走、向党委献计献策,其担当精神令人感动。
![]()
杨副会长还介绍了全国革命老区组织建设情况:全国现有1500多个老区县(市、区、旗),国家层面及各地均已成立服务革命老区的“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浙江省亦成立“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由历任省老领导担任会长,其中原省委书记铁瑛任第一任会长。目前全省共有32个老区县(市、区)、575个老区乡镇(街道)、6854个老区村(社区),且32个老区县均已成立老区促进会组织。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市黄岩区虽非革命老区县,但辖区内有老区乡镇,今年上半年该区区委已决定成立“黄岩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促进会”,至此全省县级老区组织已达33个,部分乡镇也在陆续推进老区组织建设。
随后,杨副会长就宁海县和桑洲镇老区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强化红色资源系统性保护与利用,既要扎实推进古街红色遗址修缮,更要深入挖掘并讲好革命故事;
二是积极对接省市政策资源,主动争取老区专项发展资金与项目支持,助力特色产业落地见效;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凝聚县、镇两级社会组织合力;
四是加快筹备成立“宁海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为桑洲镇乃至全县老区发展搭建政策对接、资源整合的专属平台,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五、李良福副会长补充意见:强调“三增强”推进老区发展
最后,李良福副会长补充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荣誉感。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党和国家评定并命名革命老区,明确其在革命历程中的独特地位,肯定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这既是对历史的郑重铭记。革命老区这一称号,由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是值得倍加珍惜的政治荣誉。同时,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红色故事丰富、红色遗址遗迹众多,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关键载体。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关心革命老区发展,国务院已制定一系列支持帮扶政策,而明确“革命老区”身份,正是获得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政策、资金、项目支持的重要依据。
![]()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发展责任感。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发展条件相对薄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革命老区绝不能掉队;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革命老区的发展任务更重、挑战更大、责任更艰巨。桑洲镇要以县委提出的“打造3A景区”目标为契机,充分发挥老区资源优势。此前,该镇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包括老同志在内的各方意见基础上,提出依托“红、古、绿”资源推进融合协调发展的思路,并配套采取多项举措,这些做法均值得肯定。在后续工作推进中,要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支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发展的强大合力,蹄疾步稳推动桑洲镇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组织建设。建立革命老区相关组织,是为开展老区工作搭建有效平台。刚才杨会长介绍了全国及我省革命老区组织建设情况,革命老区组织机构虽属于社团组织,但其政治性极强。这类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凝聚社会力量、争取各方支持,共同推进老区建设与发展。建议宁海县委继续重视和关心老区工作,可参照台州市黄岩区的做法,成立“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促进会”或类似性质的组织;该组织可单独运行,也可与现有社团组织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机制,同时适当增加专项工作经费。后续可在桑洲、前童、岔路等镇逐步成立分会,这样更有利于宁海县上下深化历史铭记、传承红色基因、服务老区群众、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最终推动老区实现更好发展。
此次省老促会调研,既是对桑洲红色遗产的“检阅”,更是对老区发展的“赋能”。随着红色资源保护、政策平台搭建、三色文化融合等工作逐步推进,桑洲革命老区正朝着“红色传承有载体、绿色发展有路径、历史文化有活力”的新图景稳步迈进。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来源:行驿桑洲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