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8888元一桌的天价婚宴用预制菜事件,仍没有下文。
新娘再次发声,称事情曝光后,不仅没得到酒店的合理说法,反而收到了律师函。
知情人又透露出更多细节,除了后厨堆满预制菜包装袋,还存在卫生乱象等问题。目前官方已介入调查,但结果迟迟未出。
花近40万办的婚礼却遭如此对待,酒店始终回避回应,这场纠纷最终能有公道结果吗?
![]()
婚礼当天就“翻车”
10月21日,上海的一位女士在万豪酒店办了婚礼,本该是最开心的日子,却成了她最闹心的回忆。
她和老公筹备了半年,光43桌婚宴就花了37.98万,选的是8888元一桌的高端套餐,加上布置、摄影这些,总花费超50万。
![]()
上午的仪式很顺利,亲友们都在拍照祝福,没人想到中午开席后会出问题。
12点半开始上菜,先上的冷盘就有人小声说“没特色”,等热菜端上来,抱怨声越来越多。
有朋友拉着她说:“这菜吃着像加热的,还不如外面几千块的私房菜。”
信息来源:一桌8888元的婚宴被吐槽使用预制菜,万豪酒店否认,要求当事人道歉
![]()
女士起初以为是口味问题,自己尝了口“现烤德国咸猪手”,外皮不脆,肉还发柴;“招牌白切鸡”咬开,里面居然渗粉红色的血水,盘子底都有痕迹。
她赶紧找酒店张经理问是不是用了预制菜,对方拍着胸脯说“100%当天新鲜做的,绝对没有预制菜”,还说可能是厨师口味没把控好。
可女士心里不踏实,婚宴快结束时硬要去后厨看看。
![]()
一进后厨她就傻了:根本没有热火朝天的炒菜场面,只有四台微波炉在嗡嗡作响,工作人员正从纸箱里拿袋装食材往蒸箱里放。
货架上堆着的预制菜包装,和菜单上的“红烧排骨”“清蒸鱼”一模一样,包装上明明白白写着“加热即食”。
冷冻柜里的虾仁结着冰,角落里还有一堆空贝壳,明显是“以壳充数”。
![]()
她赶紧拿手机拍照录像,工作人员立刻上来拦,说“后厨不能拍”,还想抢手机。
经理赶来圆场,说这些只是“备用食材”,可李女士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这话根本没人信。
新娘维权遇冷
10月21号晚上,女士越想越气,把照片整理好发了社交动态,说花近40万办婚宴,结果吃的是预制菜,白切鸡带血、海鲜是空壳。
![]()
帖子很快火了,几小时转发500多次,还有网友留言说之前在这家酒店办婚宴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她以为酒店会主动来道歉协商,没想到10月22号下午就收到了律师函。
函里说她“发布不实言论,恶意诋毁酒店声誉”,要求24小时内删帖道歉,还要赔10万块名誉损失费。
信息来源:每桌8888元的婚宴,被吐槽是预制菜
![]()
“我当时又气又懵,我发的都是真凭实据,怎么就成不实言论了?”
女士没删帖,反而把律师函截图发了出去,这下更炸锅了,网友都骂酒店“心虚才用律师函压人”。
她开始找地方维权:10月23号报警,民警说这是经济纠纷,没做笔录,只劝协商。
![]()
打12345投诉,接线员说五个工作日内回复,可她天天打,得到的都是“正在处理,已转相关部门”的说法。
直到10月28号,八天过去了,还是没任何实质进展。
10月24号,她找了律师起诉,要求退37万婚宴费、赔5万,还要酒店公开道歉。
![]()
律师说立案审核要时间,可能得补充材料,一般三个月内才有答复,她知道这事儿得慢慢耗,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新娘再发声
10月30号,李女士再次更新发声,距离婚礼已经过去10天。
里她晒出支付凭证、预制菜包装和律师函,对着镜头说:“我就想要三个结果:退钱、道歉、公开10月21号的后厨监控,监控一调出来,到底谁在说谎一目了然。”
![]()
这条一分二十秒的,4小时就破了百万播放,到10月31号已经有两千万播放量,十万条评论。
有网友帮她算成本,说预制菜成本只有现做的四到六成,8888元一桌的话,每桌毛利至少六千。
面对全网关注,酒店还是没正面回应。客服说“会反馈给相关部门”,记者留了邮箱要菜单也没收到,后来再打电话根本没人接。
信息来源:上海女子花37万在万豪酒店结婚 吐槽一桌8888元的婚宴全是预制菜
![]()
酒店官方账号被网友围了,大家都问“菜好吃吗?什么时候退钱道歉”,可官方不光不回,还悄悄关了三条的评论区。
李女士说她每天都在打电话、发邮件,给酒店大中华区总部发邮件显示发送成功,没下文。
打区域中心电话,第五遍才有人接,说会反馈,之后就没消息了。
![]()
家里的茶几上,律师函压着诉讼材料,便签上记满了时间线,每一行后面都画着问号。
婚纱还挂在衣柜里,可她再也不想看第二眼。
知情人爆内幕
事件发酵后,一位做了10年婚宴策划的知情人透了底:“高端酒店用预制菜太常见了。
![]()
尤其是旺季,一家酒店可能同时接三四场婚宴,后厨根本忙不过来,现做根本赶不上。”
他说,酒店用预制菜主要是为了省成本、提效率,预制菜不用请高级厨师,加热就行,人力成本能省一半。
而且出菜快,几十桌能同时上齐,翻台也快。“但正规酒店会提前跟新人说,比如哪些菜是预制的,价格也会低一些。
![]()
像这种8888元一桌还敢瞒着用,甚至菜单写‘现制’的,就是纯骗。”
知情人还说,婚宴试菜其实是“障眼法”,很多酒店试菜时用现做的,实际婚宴就换预制菜,新人根本防不住。
“就算新人发现了,酒店也有话说,比如‘试菜是样品,批量制作口味有差异’,普通人很难维权。”
![]()
另一位餐饮同行也说,他们两千块一桌的婚宴都不敢用预制菜热菜,“这关乎口碑,高端酒店这么做,简直是砸自己招牌”。
罗永浩发声
10月24号下午,罗永浩转发了这事情的报道,说想联系当事新人了解情况,还喊话酒店“正面回应,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他一发声,事件直接上了热搜,更多人开始讨论婚宴预制菜的问题。
![]()
网友的观点很一致:“预制菜本身没问题,方便又省事儿,但得说实话。”
有网友说自己去年办婚宴,海参一咬全是渣,当时怕扫兴没说,现在后悔了。
还有人分享经验,说以后办婚宴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清楚“禁止使用预制菜”,还要留试菜的证据。
![]()
也有网友担心监管问题:“12345说在处理,可到底处理到哪一步了?消费者总不能一直等吧?”
还有人提议,应该出台规定,酒店用预制菜必须明确标注,尤其是高价婚宴,不能让商家钻空子。
不过也有少数人觉得,婚宴人多,用预制菜能保证口感稳定,“只要提前说清楚,愿意接受就不算骗”。
![]()
但这种说法很快被反驳:“8888元的价格,买的就是现做的品质和服务,提前说了谁还会订?”。
10月31日最新进展
到10月31号中午,李女士的维权还没结果。她在评论区回复网友,说市监局还是没联系她,法院那边刚收了材料,得等审核。
但她不打算放弃,“就算耗时间,也要讨个说法”,而这事儿已经给准备办婚礼的人提了醒。
![]()
有网友说本来订了同类型的高端婚宴,现在已经去跟酒店谈,要求合同加条款“所有菜品现场制作,可随时查看后厨,使用预制菜双倍赔偿”。
还有人直接换了能提供“全现制”证明的酒店,哪怕价格贵一点也愿意。
![]()
有律师也给了建议:新人办婚宴一定要试菜并录像,合同里明确写清菜品制作方式,最好约定“使用未告知的预制菜可全额退款并赔偿”。
发现问题后及时固定证据,比如菜品照片、后厨、和酒店的沟通记录等,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
![]()
至于涉事酒店,截至10月31号中午,还是没给出任何官方回应。
但有网友发现,酒店的婚宴预订量已经掉了不少,“口碑坏了,再想挽回就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