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连续三次吃到时代红利的赛力斯又传来好消息。
这家企业先是市值突破2606亿元,后来又获得港交所上市批准。
![]()
这无异于给中国汽车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也将吸引更多资本涌入。
为什么赛力斯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赛力斯的总收入在2024年达到1451亿元,比上一年暴涨305%,其净利率竟然超过比亚迪,达到26%。
除此之外,离不开创始人张兴海对时代细微变化始终保持极高觉察力。
张兴海能在不同领域三次创业并获取成功,根源在于他对技术穷怕了,不想被国外技术卡脖子。而这份对技术的执着,体现在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上。
![]()
最近,港股传来一个劲爆的消息。
依托“华为光环”带来的助力,赛力斯经过前期筹备,如今已经满足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要求。
如果顺利上市,赛力斯在国内外的地位将上升一个台阶。
![]()
公司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在推进上市流程之前,就已经提前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2016年6月,赛力斯在A股上市时市值只有70多亿。
2024年,赛力斯总营收突破1451亿元,对比上年增长305%;同期净利润59亿元,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更厉害的是,该企业毛利率高至26%,直接把比亚迪甩在身后,成为该领域第4家盈利的企业。
2025年,总收入依旧拿得出手。1-6月收益624亿元,纯利将近30亿元。
如今,这家公司市值直逼2000亿。不到十年的时间,市值整整翻了35倍。如此恐怖的涨幅,实力实在是不可小看。
那些长期持有赛力斯股票的股民们,早就已经赚麻了。
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创始人付出了常人无法超越的努力。
时间拉回到2015年,张兴海相信以前累积的经验形成的判断力,认为新能源才是未来的趋势。
![]()
自己便毫不犹豫踏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抵押个人70%的股票。
大家也觉得他是傻了。因为公司连最基础电池,电机,电控都没有。但是市面上将近100多位年轻的创业者都正在抢占这个市场。
而张兴海给出的理由既简单又不简单,“我们要在技术上去突破,而非以后在技术上恐惧。”
2019年,华为发出合作伙伴招募信息。对此,张兴海立马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设计多款车型,还让下属将样车送到华为楼下。
最终,华为在评估后决定与赛力斯合作。
有了华为技术打底,赛力斯的成绩还是那么稳。推出的问界系列车型销量数据一个比一个好看,目前累计交付36万辆车出去了。
有网友说,赛力斯就是因为抓到这么大的机会,才能跨越阶级。
![]()
答案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没有0-1过程,何谈1-10的阶段。
张兴海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抓住机会?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发现弹簧这条赛道可以赚钱。
他拿着东拼西凑的8000元,创立了电器弹簧厂。
![]()
这个东西看着不起眼,但造价不仅贵还需要进口,同时也是家用电器必不可少的零件。
但他却每天用心钻研其中门道,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便成功占领中国九成市场,并且把弹簧价格从当时的2块钱降到1块钱以下。
成功之后,张兴海的眼界不止于此,随后将目光转向汽车领域。
2003年,他拿下了与东风集团名下公司的合作权。
即使对方的条件是要求承担亏损数千万的债务,张兴海依旧接受这些苛刻的条件。
2005年,首辆东风小康面包车正式推出市场。张兴海凭借对当下市场趋势的把握,提出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口号。“开东风,奔小康。”
![]()
这款车凭借着极高的性价比和质量过硬,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在行业连续10年取得销售前三的好成绩。
不过,真正的考验可在后头。
当一个行业赚钱时,自然会有更多人想抢夺这块资源。
此时的市场已经产能过剩,燃油车如何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张兴海也在思考未来的汽车方向是什么。
当特斯拉在2015年进入中国的时候,张兴海感受到汽车行业即将由燃油转向电气的变化。
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必须掌握技术,才能突破重围。否则,只能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中。
这次他如第一次创业一般,押上了自己的身家,心无旁骛地开始研究这门技术。
![]()
之后再提及这段经历,张兴海坦言:“当下科技正在全面重构汽车产业。软件与汽车的结合越来越重要,智电正在慢慢取代传统模式,跨界如今也成了常态。”
2016年,赛力斯品牌诞生。股市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小康股份A股上市,开盘即触发44%涨停限制。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将投入到对应的项目,从而提高车的利润。
不过,当赛力斯推出首款车型时,市场的反馈倒显得冷冰冰的。2020年,全年只卖出700多台汽车。
这成绩比以往差得不止一点点。
不过,他还是一直盯着这个赛道,等待下一个机会出现。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华为决定与其合作,并且销量非常可观。
![]()
“问界”系列车型推出后,仅用15个月就卖出10万辆车,并且以打破了之前卖10万辆车的速度记录。
![]()
在华为的支持下,赛力斯盈利开始转正,毛利率从2023年的不到24%,提升到2024年的26%。
正所谓开头难,中间难,结尾也难。
如今面临上市,赛力斯有几个点依旧被外界质疑。
赛力斯成绩单好看是好看,但细看却能看出很多端倪。
2025年1月至6月,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为4.06%。第一季度纯利润率高达240%,但第二季度却只有56%。
这难免让看重赛力斯的股东产生怀疑之心。
虽然目前有盈利,但2020年—2023年,公司总计亏损9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公司负债率比同时期的公司高,达到76%,合计亏损859亿元。
赛力斯账上能流动的现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2025年上半年能流动的现金只有144亿元。
除此之外,二者合作共同推出一个品牌,基本是华为做主导。不管是产品的设计,生产,还是销售环节,都是华为市场主导。
![]()
这种“出卖灵魂”的举动,让赛力斯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
从2025年1月至9月,问界系列占据了七成出货量,是赛力斯营收的核心来源,占比高达九成。
随着华为对鸿蒙智行生态的扩张,与更多车企合作,赛力斯地位逐渐被削弱。
在赛力斯推进招股书申报工作时,文档中提及“华为”的频率较低。随着信息披露的深入,其后续发布的资料集中,“华为”的提及频次明显提升,达到 61 次。
这种细小的改变说明赛力斯依旧在借华为的势,没有办法完全脱离。
![]()
还有一个点,2025年1月至6月赛力斯公司研发经费与同时期同行相比,费用为29.3亿元,占比4.7%。比亚迪研发费用309亿元,占到8.3%,小鹏汽车研发费用为19.8亿元,占到12%。
这些数据对比下来,赛力斯的研发依旧是不足的。
不过,赛力斯不会将自己首次尝试新领域的机会,轻易拱手送给他人。
而是用多年持续获得中国新车第一名的成绩去证明车的质量。
就连余承东也说:“质量就是安全的基石,质量也是赛力斯最大的底气。”
除此之外,赛力斯也在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先是向资本市场融资50亿元,如今又即将前往港股上市。
一次次的行为证明自己不仅有技术还有运作实力。
如今,赛力斯即将港股上市的信息如同一块巨石丢入资本市场的海洋,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这不仅仅是投资者兴奋,还有整个汽车市场的狂欢。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张兴海和赛力斯的狂奔时代》
2.凤凰网汽车:《赵福全对话张兴海:小康的创业一直都是“从0到1”》
3.《南方都市报》:《刚盈利就赴港IPO!赛力斯为何急于推进香港上市?》
作者:撒欢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