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诺贝尔文学奖,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对作家来说,就像奥运金牌之于运动员,不只是“跑得快”,而是“被官方认证为全世界最快”。
当然,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它的评选标准也是极为严谨和严苛的。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签署的遗嘱写道:
“……其中一份奖给在文学领域创作了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正是因为这句话,“理想主义倾向”成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核心标准。
![]()
何谓理想主义倾向?
文学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就是作品需替“沉默的大多数”发声,对人类生存困境、道德困境、历史记忆等“终极主题”提出深刻追问。
比如,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的《蛙》之所以能获得诺奖,就是因为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笔触剖析了中国计划生育史,拷问生命伦理,其普世的人性关怀与历史同感,恰好符合诺奖“理想主义”的评选标准。
再比如,1957年的诺奖,加缪的《鼠疫》,也是通过奥兰城的鼠疫困境,揭示了人类在荒诞与苦难中对尊严与团结的坚守,回应了诺奖对“理想主义”的深层期待。
罕见儿童作品的诺贝尔文学奖
正是基于这样的评选标准,从1901年颁发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到现在,120多年过去了,几乎没有儿童作品获奖。
![]()
![]()
![]()
![]()
![]()
![]()
![]()
但1909年除外,1909年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凭借她的童话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截至现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奖的童话作品。
一个写给孩子的童话作品,为啥能获得诺奖的青睐?直到前几天我陪女儿读完了这本书才发现其中奥秘。
![]()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爱捉弄小动物、不喜欢学习的14岁小男孩尼尔斯,因为淘气的举动惹怒了小精灵,被小精灵施以魔法变成了拇指大小。
又急又恼的尼尔斯想找小精灵恢复身材,可却因意外骑上了一只大鹅飞上了天空,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
8个月的飞行旅途中,尼尔斯跟着大雁走南闯北,和大雁群一起主持正义,结交好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故事融合自然、文化风俗与科普知识,是一本写给少年儿童的百科全书,让孩子在无限瑰丽的想象中守护纯真。
作者用新颖、灵活的语言,幽默、生动的笔调,借童话之轻承载国家历史之重,编织了一本瑞典“民族史诗”,让评委看到:真正理想主义亦可是对土地与记忆的童贞守护。
在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台上,颁奖人给予拉格洛夫的授奖词都极为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的评选标准:
“她的作品具有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又优美的风格。”
![]()
给高年级小学生挑选课外阅读的建议
前几天给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开家长会,她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说,这个年级的孩子更需要重视阅读,但与低年级孩子不同,她不再建议阅读类似《米小圈上学记》这类简单的口水书,而是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获得各种文学大奖的作品。
诺奖、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布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因为曾获得过以上奖项的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文字质感上,都经过时间与评委的严苛筛选,既能提供丰沛的思想养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审美与表达,让他们在“读得懂”与“读得深”之间顺利过渡。
当然,突然过渡到这类书,孩子肯定不适应,比如,女儿老师提出这些要求时,我也曾给她买了一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但是她要么是因为读不懂而排斥,要么是因为情节错综复杂而畏难。
![]()
千挑万选后,我找到了上面那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女儿不仅感兴趣,读得懂读的下去,而且能学到不少知识,可以说是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阅读“桥梁书”。
建议各位家有小学高年级孩子的父母,想让孩子提升下阅读难度的,可以考虑下这本世纪经典之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