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紧扣时代脉搏,顺应融媒趋势,人民日报上的视觉版采用大幅精美图片,结合精心的版面设计,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时代感,生动直观地呈现中国精神、中国奋斗和中国成就。
10.2 ►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东部地区产业、技术、资金等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紧密结合,“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七成。
绿色成为发展底色。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我国已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10.3 ►
![]()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5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举措加速推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一项又一项既定目标完成,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10.4 ►
![]()
“十四五”时期,一幅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文化强国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壮丽展开。
《只此青绿》《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一批现象级作品,正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村晚”活力绽放,簪花、“尔滨”等文旅IP频频出圈,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文化赋能,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更加澎湃;文化润心,使人民的精神家园愈加丰盈。
遍布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专业水准的文艺演出送至百姓家门口;越来越多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敞开大门,免费迎客……当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在改革实践中持续增强。
10.5 ►
![]()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公共服务惠及全民。持续推动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薄弱环节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新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的就业政策体系,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持续扩大,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有效兜牢民生底线。
10.6 ►
![]()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大江大河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绿色低碳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突破。
10.7 ►
![]()
中秋佳节,赏皓月、乐团圆,是刻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人们在上海外滩欣赏“超级月亮”与霓虹共舞,在甘肃敦煌夜市品尝特色美食,在历史文化街区购买文创商品……传统节日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绽放崭新光彩。
热闹背后、月圆之时,也有无数人默默坚守:他们巡行在边境线上的脚步,饱含对家国的牵挂;大国重器的建设工地,留下砥砺奋进的剪影……今年中秋,既有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旅盛景,也是涵育家国情怀的生动画卷。
10.8 ►
![]()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涌动文旅融合的热潮:走进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从非遗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去另一个城市观看体育赛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了假期选择,激发了消费活力,彰显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文旅融合的价值不止于促进消费,更在于赋能城乡发展。从制造业的文创产品生产到交通业的运力升级,文旅产业的强关联性让产业链不断延伸,必将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10.14 ►
![]()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促进旅游业开放合作,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岭南大地,森林环抱着新乐园;彩云之南,美景成为“疗愈”新方……“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先后深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地,探索旅游业与文化、生态、康养的融合实践。
各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澎湃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
10.17 ►
![]()
2025年10月16日9时33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随着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刷新为“600”,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55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可靠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面向未来,更强劲、更安全、更聪明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飞得更远、更稳、更准,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谱写新篇章。
10.21 ►
![]()
手捧书卷,沉浸于文字构筑的世界;徜徉展区,欣赏独具特色的展品;清茗相伴,与三五好友谈书论艺……“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正在我们身边悄然涌现。
区别于普通的图书馆和书店,城市书房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可以融合阅读、展演、茶饮等多元场景,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服务,成为可亲可近的文化新地标。
“书香是一种氛围”,期待构建起更多像城市书房这样“小而美”的文化园地,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活力。
10.30 ►
![]()
从以玫瑰命名的城市音乐节、文旅活动,到城市公园、广场中的玫瑰造型装置,再到街角庭院的玫瑰景观小品,玫瑰的灼灼花姿与独特芬芳,早已融入了沈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沈阳冬季寒冷,玫瑰因生命力强、不畏寒,成为当地人装扮房前屋后的理想选择,几百年来备受喜爱。
1985年,沈阳市将玫瑰定为市花。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第一台蒸汽拖拉机、第一台车床……在这座城市,璀璨的钢花与娇艳的玫瑰相映生辉。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许丹旸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