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西部战区公布了一起军地联合办案的案子,抓的是非法偷捡、收购炮弹弹片的人。
没几天,9月22日宁夏中卫公安也披露了这事儿,涉案的5个人全被抓了,3个是当地捡弹片的居民,2个是收废品的,光弹片就有3吨,涉案金额超1万。
![]()
估计不少人看到这儿会犯嘀咕:炮弹皮不就是块废铁吗?一斤才一两块钱,部队犯得着这么较真?捡几块卖钱怎么就成盗窃了?
我一开始也有点疑惑,直到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捋清楚,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真不少,压根不是“捡废铁”那么简单。
这事儿真不是部队小题大做,我国法律写得很清楚,军用炮弹的残片属于军队财产,私自占有、捡拾就构成盗窃。
轻了要被拘留罚款,要是涉案金额高或者多次偷捡,就得负刑事责任。
![]()
之前新疆就有三个村民,多次进靶场捡弹片,攒了五百公斤,最后被依法行政拘留了。
甘肃还有个废品站老板,长期收靶场弹片,被认定为销赃,判了半年刑还罚了款。
别拿生命赌侥幸!
部队对这事儿严防死守,最先考虑的不是那点废铁钱,是训练和安全。
我认识个陆军连长,他跟我聊过,靶场周边的村民“赶海”式捡弹片,是他们最头疼的事。
训练基地大多在荒郊野外,管理的人有限,有些村民摸准了训练周期,提前就蹲在边上等着。
![]()
火炮刚打完,摩托车、三轮车就往靶场里冲,生怕晚了好货被抢了。
更有胆大的,炮声还没停就敢往里闯,把部队的徐进弹幕战术,当成了自己抢弹片的“信号”。
部队也没办法,一旦看见有人进来,必须立刻停火,总不能对着人开炮吧?他说有回一周内被闯了三回靶场,实弹考核硬生生推迟了好几天。
比干扰训练未爆弹,本来想这东西应该很少见,后来发现还真不少。
任何弹药都可能出故障没炸响,尤其是训练用的炮弹,或者试验新型弹药的时候,“哑弹”很容易出现。
![]()
这些东西混在弹片里,捡的人根本分不清。
2019年有个泰国小伙子,直播的时候误入军事靶场,捡了个看着像“金蛋”的未爆弹,拿着在地上敲来敲去,结果一声巨响,直播直接断了。
等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人已经没了,一条胳膊都炸飞了。
国内也有类似的事,云南有个村民捡弹片时发现枚未爆手榴弹,想撬开卖铁,结果手榴弹炸了,右手直接截肢。
![]()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危险,大多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运气好,遇不上哑弹”。
可运气这东西,哪能次次靠得住?为了一斤一两块钱的利润,把命搭进去,真不值当。
从随便捡到全回收!
面对这种屡禁不止的情况,部队的管理办法也是一步步升级的。
以前对弹壳管理没这么严,打完枪的弹壳没人管,现在可不一样了,轻武器的弹壳要求回收九成五以上,最好能全收回来。
炮弹壳因为体积大,更容易清点,回收率基本能做到百分之百。
![]()
每次实弹射击结束,官兵们不能马上休息,得先封锁靶场,然后全员上阵捡弹壳,一个个数清楚,确保没有遗漏。
就算弹壳收干净了,打出去的炮弹碎片没法回收啊,还是有人惦记。
无奈之下,部队只能联合公安严打,明确只要是捡弹片就按盗窃算,收弹片的就是销赃,抓到一个处理一个。
更让人担心的是泄密风险,有些捡弹片的人不只是卖废铁,捡着完整点的弹壳、训练弹,甚至没爆的弹药,就高价卖给军迷。
市面上有合法的弹壳工艺品卖,这些人的行为就更隐蔽了。
![]()
之前有个案例,有人在靶场捡了新型炮弹的弹壳,上面还有没公开的参数,他拍了照放网上卖,结果被境外情报人员盯上了。
最后这人被判了三年,就因为这一个弹壳,毁了自己一辈子。
如此看来,捡弹片这事,早就超出了“赚小钱”的范畴,往大了说,就是危害国家安全。
还有更离谱的,有村民被未爆弹炸伤后,居然跑去部队要赔偿。
这真有点不讲理了,部队反复宣传不能进靶场捡弹片,是自己非要冒险,出了事怎么能怪部队?
说到底,捡弹片这事儿,表面看是赚点小钱,实际上踩了法律的红线,还把自己的命悬在刀尖上。
![]()
部队严打不是不近人情,是真的怕出人命,更怕军事秘密泄露。
那些还惦记着靶场弹片的人,真该好好想想,一斤两块钱的利润,跟拘留、坐牢甚至丢命比起来,到底值不值。
毫无疑问,军事区域的规矩就得守,军用物资的红线碰不得。
别再抱着侥幸心理去捡弹片了,真犯不着为了这点小利,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