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俄乌大结局终于要来?
此前美俄代表密谈5小时后,鲁比奥一句“四项原则达成一致”,让持续3年的俄乌冲突突然迎来转折。
![]()
一边是特朗普政府急着“摘帽”,从“拱火者”变身“和平缔造者”;一边是欧盟各国集体慌神,怕多年布局付诸东流。
而最惨的乌克兰,连谈判桌的边都没摸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敲定。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战争的最大罪人终于浮出水面,居然不是一直被骂的美国?
![]()
谈判桌后的“秘密协议”
要知道这可是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美俄最高级别的直接对话,地点选在沙特利雅得,全程封闭无媒体参与,连会谈时长都比原定计划多了一个小时。
没人知道房间里到底谈了什么,但从双方会后的表态就能看出,共识远不止表面那12个字。俄方早就明确划下红线:北约军队绝对不能入驻乌克兰,这是没得商量的底线。
而美方则暗藏私心,特朗普政府一心想把精力拉回国内经济,根本不想再为乌克兰“烧钱”,所以才急着推动停火。
![]()
鲁比奥在会后的双重话术,更是耐人寻味。
他一边公开炮轰部分欧盟国家,说他们其实巴不得冲突拖得越久越好,就是想借战争耗垮俄罗斯;一边又放出狠话,任何国家敢破坏和平进程,就是美俄共同的敌人。
这话明着是威慑各方,实则是在敲打欧盟,毕竟之前欧盟各国跟着美国援乌,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心里打的却是削弱俄罗斯的算盘。
现在美国要“急流勇退”,欧盟的如意算盘自然要落空,难怪马克龙连夜召集欧盟紧急会议,连“欧洲维和部队”这种搁置多年的话题都被重新提起。
![]()
更有意思的是鲁比奥后来补充的“各方必须妥协”,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把乌克兰架在了火上,要知道美俄谈的“妥协”,本质上就是要乌克兰让步。
俄罗斯想要顿巴斯的主权,美国想控制乌克兰的财政资源,而这一切,乌克兰都没有话语权。泽连斯基得知消息后,气得公开表达不满,但除了抗议,他根本没别的办法。
曾经以为抱住美欧的大腿就能高枕无忧,现在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国博弈的一颗棋子,没用了就只能被抛弃。
![]()
乌克兰作为“棋子”的悲剧
乌克兰的悲剧早就埋下了伏笔,当初泽连斯基一门心思要加入北约,觉得有了靠山就能和俄罗斯叫板,却忘了“弱国无外交”的基本道理。
北约东扩本就是刺激俄罗斯动武的关键,而乌克兰偏偏要往这个“火坑”里跳,三年战争打下来,乌克兰早已千疮百孔:农田荒芜,工业瘫痪,全国负债累累,大量难民流离失所。
更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仅直接停了对乌的新援助,还翻起了旧账,要求乌克兰偿还之前的援助款项。
![]()
现在的乌克兰彻底陷入了绝境,想继续打的话,没了美欧的武器和资金支持,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想谈判的话,自己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动接受美俄敲定的结果。
泽连斯基这才慌了神,转头向中国求助,希望中方能参与谈判打破僵局,但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只会以中立见证者的身份参与,绝不会介入地缘博弈。
毕竟乌克兰的命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怜悯”。
![]()
有人说泽连斯基才是乌克兰的“罪人”,这话其实不算冤枉他。
当初他不顾国内民众的反对,执意跟着美欧对抗俄罗斯,甚至把乌克兰的国家资产都抵押出去换取援助,把整个国家拖进了战争的深渊。
现在乌克兰不仅没能加入北约,反而丢了领土,欠了巨债,连国家主权都快保不住了。
曾经的“欧洲粮仓”,如今变成了“地缘棋盘”,这样的结局恐怕是泽连斯基万万没想到的。
![]()
欧洲的“自主困境”
欧盟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以为跟着美国能拖垮俄罗斯,顺便提升自己在欧洲的话语权。
结果美国突然“变脸”,单独和俄罗斯谈和,把欧盟晾在了一边,这不仅是外交上的羞辱,更是对欧盟“战略自主”的沉重打击。
这些年,欧洲各国一直想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德国上调国防开支,法国提出“欧洲军”设想,英国也呼吁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发出独立声音,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内部分歧就暴露无遗。
![]()
马克龙想派欧洲部队介入,德国直接反对;波兰一直对俄强硬,却又离不开美国的军事存在;其他小国更是左右摇摆,生怕得罪任何一方。
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高效的协调,就算欧盟想继续支持乌克兰,也显得力不从心。
更尴尬的是,美俄会谈后,国际舆论开始把矛头指向欧盟,认为他们才是想让冲突持续的“幕后推手”,这让欧盟各国有苦难言。
![]()
而北约这个冷战遗产,现在更是进退两难,当初为了东扩,给乌克兰画了个“入约”的大饼,结果直接引发了冲突。
现在如果支持和平谈判,就等于承认自己当初的东扩策略错了;如果反对又会被骂成“和平阻碍者”,背负道义压力。
更要命的是,北约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美国想停火,东欧国家想继续对抗俄罗斯,各国在援乌力度、对俄态度上分歧严重,这样的北约,早就没了当初的凝聚力。
![]()
再看被很多人视为“激进派”的波兰,这些年的操作确实耐人寻味。
作为第一个大规模接收乌克兰难民的欧洲国家,波兰在援乌问题上一直冲在前面,又是送武器,又是给情报,还频频推动美军长期驻扎,不断扩张自己的军力。
表面上看,波兰是在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它是想借着冲突提升自己在欧洲的地位,掌控能源通道,成为对抗俄罗斯的“欧洲先锋”,不过现在美俄谈和,波兰的野心恐怕也要落空了。
![]()
美俄关系的“解冻”其实早有预兆,特朗普上台前就反复承诺要结束俄乌冲突,毕竟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不小,再为乌克兰“输血”已经得不偿失。
而俄罗斯也想打破外交孤立,尽快恢复经济发展,这次双方达成的“四项原则”,虽然没公布细节,但大概率包括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成立冲突结束专项团队、探讨未来多领域合作等内容。
这意味着美俄之间的博弈已经从“军事对抗”转向了“利益交换”,而乌克兰不过是这场交换中被牺牲的筹码。
![]()
最大罪人已浮现
那么,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最大的罪人到底是谁?
不是美国,虽然美国确实拱了火;也不是俄罗斯,它的行动更多是出于安全考量;真正的罪人是那些把乌克兰当棋子,无视民众安危的政客们。
泽连斯基的贪念让乌克兰陷入万劫不复;欧盟部分国家的私心让冲突持续升级;北约的东扩野心直接点燃了战火。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战略目标,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当成赌注,最终让无数平民承受战争之苦。
![]()
现在来看俄乌冲突的大结局确实不远了,但和平的到来对乌克兰来说未必是好事。
根据目前的局势,未来可能有三种走向,最好的情况是美俄持续推进谈判,达成持久停火协议,乌克兰虽然丢了部分领土和主权,但至少能结束战争。
中等情况是欧洲不甘心被边缘化,继续给乌克兰提供有限支持,让谈判陷入拉锯。
最坏的情况是乌克兰内部发生动荡,或者部分北约国家暗中阻挠和平,让冲突出现反复。
![]()
但无论哪种走向,有一点是肯定的:乌克兰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这场战争让我们看清: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美国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从“拱火者”变成“调停者”;欧盟可以为了自保,从“坚定援乌”变成“左右摇摆”;而弱小的乌克兰,只能在大国的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