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见过最“执拗”的人是什么模样?
2
有这样一个人,身家过亿,能请三班护工全天候轮守,却连喝一口水都得靠注射器缓慢推进——因为哪怕轻微一呛,就可能引发窒息;
![]()
3
他明明自己躺在病床上,四肢无法动弹,呼吸全靠机器维持,却执意掏出几千万投入科研,所救之人,正是和他同处深渊的渐冻症患者;
4
更令人费解的是,他倾尽心力推动研发的新药,对他本人毫无作用,可他仍日复一日催促团队:“再快一点,细节再完善一些。”
5
这个人就是蔡磊,曾是京东集团高管,如今是完全依赖眼动仪交流的渐冻症晚期病人。
6
最近看到一段采访画面:护工正用针管将混合增稠剂的食物泥缓缓注入他的口中,另一人则从后方托住他的脖颈,防止因肌肉无力导致头部下垂。镜头前,他紧盯着眼控屏幕,眼球微动,光标随之移动,几分钟才艰难敲出几个字。
![]()
7
我不禁困惑:他明明有足够的财力聘请顶级护理团队,完全可以选择静养、远离纷扰,为何偏要与命运硬碰硬?砸出去四千多万,救的是别人,自己却得不到丝毫回报,这份坚持究竟值不值得?
8
从“商界精英”到“靠针管进食”,他的生活艰难得令人心颤
9
若倒退数年,谁又能想到蔡磊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曾站在互联网行业的高台之上,主持战略决策,一场会议便能决定上亿项目的走向,出行皆有专人随行,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
10
而今呢?想要坐起,必须三人合力——一人扶肩,一人托腰,还有一人专责支撑颈部,稍有不慎,身体便会如断线木偶般塌陷。
![]()
11
助理曾在访谈中提到,如今蔡磊“全身唯一能自主控制的,只有双眼”。清晨穿衣,需由护工一点点协助穿戴;每坐两小时就必须平躺,否则血液循环受阻,皮肤极易溃烂。为了预防压疮,护工每天都要为他拍背、按摩双腿,一旦疏忽,疼痛让他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12
最折磨人的还是进食过程。起初还能勉强用勺子喂食,如今只能将蔬菜、营养液打成糊状,加入增稠剂后用注射器一点点送入口中。整个过程必须全程监控面部反应,任何一次吞咽失误,都可能导致肺部感染。
![]()
13
他曾通过眼控设备写下:“现在连咽一口唾沫,都在担心会不会窒息。”有一次痰液堵塞气道,未能及时咳出,直接被送进ICU抢救,整整七天六夜才脱离危险。
14
目前他已24小时离不开呼吸机,语言功能彻底丧失——半年前尚能发出模糊音节,如今连发声的肌肉也已“冻结”。所有沟通,全靠眼动仪完成,平均每分钟仅能输入五六十个字符。情绪激动时,眼球快速游移,光标失控跳跃,往往在屏幕上空转许久,也无法选定一个正确汉字。
![]()
15
或许有人会说:“他有钱啊,可以请最好的医护,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比普通患者条件好太多了。”
16
但仔细想想,金钱能换来专业照护,能购置生命维持系统,却换不来一次自主呼吸,换不来一次亲手拿杯喝水的机会,更阻止不了肌肉逐日萎缩、神经逐渐失联的进程。
17
正如他自己所写:“在这里,钱连缓冲的时间都买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步被‘冰封’。”
![]()
18
投入四千多万做研究,自己用不上药,他在追求什么?
19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即便身体几乎完全瘫痪,蔡磊从未真正停下脚步。他的书桌前始终摆着眼控仪,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至深夜十二点,除了必要的进食与休息,几乎全部时间都在敲字——发布指令、召开线上会议、跟进科研进展,节奏之紧凑,远超许多健康从业者。
20
他和团队投入的资金有多少?公开数据已超四千万元。这笔钱来自他的个人积蓄,来自自传《相信》的版税收入,也来自妻子段睿直播带货的全部收益。
21
段睿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为筹集科研经费,毅然辞职创办名为“破冰驿站”的直播间。她从不消费丈夫病情,只是安静讲解商品特性:哪款洗衣凝珠去污强、哪种湿巾无酒精刺激。账号拥有五百多万粉丝,但她从未在镜头前提及蔡磊的病痛,赚来的每一笔收入,都全额转入科研基金账户。
![]()
22
有人统计过,截至目前,他们对外资助金额已突破三千万元。每一笔支出明细——无论是用于病友基因检测、购买实验仪器,还是支持高校研究项目——均可在“慈善中国”官网查询,账目清晰透明,分毫不差。
23
可最触动人心的事实是:蔡磊亲自推动研发的药物,对他自身无效。
![]()
24
医生明确告知,这些新药主要针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渐冻症亚型,而蔡磊属于最常见的“散发型”,生理机制并不响应这类疗法。换句话说,他拼尽全力推进医学突破,最终受益者却是他人。
25
但他从未动摇信念。一位名叫安扬的二十岁女孩,在使用他们推进的治疗方案后,最初只能倚靠床头短坐,后来竟能扶墙行走几步,不再终日困于轮椅仰望天花板。
![]()
26
她特意录制视频送给蔡磊:画面中她端着水杯,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我能自己喝水了”,声音清亮,眼中闪烁着重生般的光芒。
27
蔡磊得知后,让护工提前调整好电动轮椅,专程前往医院探望。他坐在轮椅上,脖颈由护工用手轻轻托扶,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安扬的一举一动。
![]()
28
当安扬扶着墙壁站稳那一刻,他凝视着眼控仪的光标,沉默良久,终于缓缓敲出一句话,请助理读给女孩听:“继续加油,我们都在等你走得更远。”
29
有网友留言:“要是我,知道药对自己没用,早就放弃了,蔡磊图个啥?”但他在眼控仪上留下的一句话,或许正是答案:“我知道自己大概率等不到痊愈那天,但每向前一步,就有更多病友能看到希望,这就足够了。”
![]()
30
网络质疑声不断:“借病营销”“炒作博流量”,真相到底如何?
31
尽管付出巨大,蔡磊并未获得全然的理解。网上总有声音指责他:“每逢电商节就提病情,明显是在带货牟利”;更有甚者称其“装病卖惨,只为博取关注”。
32
这些言论站得住脚吗?先看“带货”一事。蔡磊本人的抖音账号已停更四个月,最后一条动态仍是关于某条药物管线的临床进展通报,未附任何商品链接。
![]()
33
其妻段睿的直播间,从未以“丈夫重病”作为卖点,只专注介绍产品实用价值。观众若问及蔡磊近况,她也只是轻声回应:“谢谢关心,他还在坚持工作。”语气平静,毫无煽情。
34
再说“装病”之说,试问:若真是伪装,谁愿拿生命冒险?每一次误吸都可能致命,每日依赖呼吸机维生,连眨眼都需要意志控制,这样的“表演”,代价岂非太过沉重?
![]()
35
一次采访中,镜头扫过他的眼控仪,光标迟迟无法跟上眼球动作,他急得额头冒汗,眼神焦灼,那种无力感根本无法伪装。
36
更重要的是,他带来的成果真实可查。目前团队已有十条药物研发路径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病友提供的公益基因检测超过千例,并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渐冻症患者科研数据库。
![]()
37
一位神经科医生在社交平台评论道:“蔡磊团队的研究成果,至少将渐冻症领域的科研进程提前了十年以上,这是不可否认的实际贡献。”
38
许多网友也为之鸣不平:“人家自掏腰包救人,还要被质疑动机,良知何在?”“见过博流量的,没见过拿几千万身家去博流量的。蔡磊若真想赚钱,早就能靠着过往资源安享余生。”
![]()
39
还有病友家属留言:“我家老人用了他们推广的康复辅助设备,现在能自主翻身了。不管外界怎么说,蔡磊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40
其实冷静想想,若蔡磊真为名利而来,根本不必承受这般苦难。
![]()
41
他原有的财富足以保障终身优质医疗,即便患病,也可选择隐退疗养,不必夜夜对着眼控仪挣扎敲字,更不必面对铺天盖地的误解与攻击。
42
但他偏偏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究其原因,不过是不愿让更多人经历他正在承受的一切——那种眼睁睁看着身体机能逐日消失,却无能为力的绝望。
![]()
43
金钱留不住健康,却能点燃希望,这才是最宝贵的“资产”
44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明白,蔡磊并非“愚昧”,也不是“偏执”,而是把别人用来休养的时间,全部用来为病友开辟生路。
45
他清楚金钱无法挽回自己的健康,却执意将其转化为他人的生机;他明知自己极可能无缘见证治愈时刻,仍不断鞭策科研加速前行。
![]()
46
过去我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蔡磊让我们看到,金钱也有它的边界——它买不回健全的身体,挡不住疾病的侵蚀,却也能发挥超越治疗本身的意义:让一位年轻患者重新站立,让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重燃希望,让一种曾被视为“绝症”的疾病迎来转机。
![]()
47
今天的蔡磊,仍在与时间赛跑。他用眼球操控设备,下达每一条科研指令,推进每一个关键节点。正如他自己所说:“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屈辱地等待终结。”
48
也许最终,他依然无法战胜渐冻症,但他留下的,远比金钱更厚重——那是面对绝境不肯低头的意志,是将最后一丝光热传递给他人的仁爱,是让万千病友敢于相信“明天或许会更好”的勇气。
![]()
49
我们或许无法像蔡磊那样掷千万投入科研,但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生的价值,从来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为他人带来多少光亮。正如网友所言:“蔡磊或许没能拯救自己,但他照亮了无数人在黑暗中的前行之路。这样的人,理应被时代铭记。”
50
愿有一天,我们能听到“渐冻症已被攻克”的消息。到那时,世人定会想起,曾有一位叫蔡磊的人,耗尽余生之力,为这条漫长征途铺下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