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国外泛滥成灾,中国却靠人工养殖,国外甚至每年花50亿元难消灭

0
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洋姜东西两重天

当德国农民在湿地里挥汗挖洋姜根,卡车拉到空地焚烧,黑烟冲天,可一周后焦黑的土地上又冒出绿芽时,中国西北的光伏板下,这“野草”正把沙漠变成“绿色银行”。

中国每年种出一千五百万吨洋姜,成了能赚钱、能治沙、还能卖到日本韩国的宝贝,而欧美花了几百亿,却越挖越多,陷入生态噩梦——同一种植物,为啥在东西两边活出了两重天?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围剿越狠它越疯狂

如今的德国莱茵河畔,工人正用钩子把洋姜根从泥里拽出来,卡车拉到空地焚烧,黑烟冲天。可一周后,焦黑的土地上又冒出绿芽——地下根茎深达两米,机器挖不干净,春天一到,照样疯长。


荷兰政府花2亿欧元研发"生物武器",找专门吃洋姜的真菌,结果真菌只啃地表茎叶,对深埋的根毫无办法;美国科罗拉多州更绝,给老百姓发钱:铲一英亩洋姜给200美元,五千多人扛着锄头去挖,三年花了5亿欧元,湿地里的洋姜反而从"小群落"长成"连成片"。

"它的根不是单株,是张网!"美国生态学家蹲在荒漠里扒开土给记者看:挖掉一棵,旁边十棵的根还连着,断口处正冒新须。你越挖,根越往深处躲,越分散——就像用手抓水,抓得越紧,漏得越多。


洋野草变身中国多面手

16世纪末,葡萄牙商船把洋姜种子带到了中国,先在广东、福建的沿海滩涂落了脚。那会儿农民嫌它“野”,田埂边、盐碱地随便撒把种,反正零下30度冻不死,海水泡过也能活,就当给田埂“护堤”。

荒年时这“野草”倒成了宝——块茎挖出来埋地窖,冬天磨碎煮粥,甜丝丝的顶饱;嫩茎叶焯水炒菜,连花絮晒干了都能泡茶喝。江苏老农至今记得:“1960年粮食不够,全村靠洋姜度日,挖半筐就能煮一大锅,救活不少人。”

中医也盯上它,《民间草药志》里记着:“块茎捣烂敷肿处,三天就消,治跌打损伤最灵。”

2005年,中国农科院的研究员蹲在田埂上扒拉根须突然拍腿:“这东西在欧美疯长,不就因为根扎得深、吸水强?西北戈壁缺的不就是能固沙的根?”


光伏板下的绿色银行奇迹

宁夏中卫的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板望不到头,板下的沙地里,洋姜苗正往上冒。

“太阳晒板子发电,洋姜在底下长根,俩互不耽误!”光伏电站负责人蹲下来扒拉沙子,洋姜根像无数小爪子把散沙攥成“土疙瘩”,风一吹,板下的地愣是没起尘。

农民种一亩洋姜得500元补贴,块茎拉去加工厂切片晒干,做成菊糖在日本卖12元一斤,比种小麦多赚3倍。


内蒙古磴口县去年靠这赚了3.2亿,沙地绿化率从35%提到62%,“以前沙子埋半扇门,现在光伏板下长洋姜,鸟都回来了”。

山东东营的盐碱滩泛着白碱,农科院专家捏着“瀚海1号”块茎说:“这品种耐盐度比海水还高,亩产4.5吨!”

为育这种子,科研人员在河北、辽宁盐碱滩试种十年,筛选耐盐基因杂交改良,如今根须上缠着盐结晶,种三年盐碱地就能改种小麦。


系统思维赢在产业链科研双保障

这不是瞎种的,是一环扣一环。农民只管种,村里合作社统一收,地头就有加工厂,块茎挖出来直接送流水线,切片、烘干、提取菊糖,装集装箱发往釜山港——日本超市货架上的“天然甜味剂”,一半原料来自内蒙古的沙地。

去年磴口县的加工厂收了1.8万吨块茎,光菊糖就出了2000吨,剩下的边角料做成饲料,连叶子都能当青贮,一点没浪费。


科研也没闲着。河北曹妃甸的盐碱滩,研究员每三天测一次根长,辽宁盘锦的试验田,本子上记满耐盐度数据,十年里淘汰了87个品种,才定下“瀚海1号”的基因序列。

“以前洋姜在盐碱地长不大,现在根扎得深,吸水吸盐都强,”农科院的老教授蹲在地头扒拉土,“你看这根须上的盐结晶,它自己扛着,地就松快了。”

种的时候有讲究,每亩3000株,多了就间苗,根不会留在地里乱长,收不完的块茎直接拉去加工,想“野”都没机会。


欧美困局反思对抗思维

德国实验室里,研究员对着培养皿摇头:找了五年,没发现只吃洋姜的真菌,倒把本土野花的根啃了。

英国湿地保护员蹲在水边叹气:除草剂喷下去,鱼翻了白肚,水藻漂了一层,洋姜根还在泥里睡大觉。

他们总想着“消灭”,却没弄懂这植物的脾气——不靠种子繁殖,靠根活着,机械犁地时根碎块随土撒得到处都是,反倒帮它开疆拓土;立法禁种,可野地里的根网早连成片,拔一根,长十根。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工人扛着锄头苦笑:三年挖了五亿,湿地里的洋姜从“小补丁”长成“绿毯子”,现在连挖掘机都挖不动那两米深的根网。

他们就像治水只知道堵,没想过让它干活,结果越治越糟。


资源无好坏善用即珍宝

如今中国每年收1500万吨洋姜,菊糖卖到日韩,沙地绿了,农民赚了;欧美还在湿地里挖根,烧了又长,几百亿砸下去,根越扎越深。

其实哪有什么绝对的“坏东西”?洋姜在欧美是生态噩梦,在中国成了宝贝,就因为中国人没想着“消灭”它,而是给它找活干——光伏板下固沙,盐碱地里吸盐,加工厂里变菊糖。

就像生活里遇到坎儿,硬扛着可能过不去,换个角度,让它帮你干点啥,说不定就成了机会。

这道理,老祖宗早说过:堵不如疏,顺势而为,啥都能变成有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深圳晚报
2025-11-04 14:31:34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杨华评论
2025-11-04 14:32:51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田园小归
2025-11-04 09:11:29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日本人全球最长寿,这5种食物,他们顿顿都要吃,你吃过几种

日本人全球最长寿,这5种食物,他们顿顿都要吃,你吃过几种

削桐作琴
2025-11-03 19:29:12
A股:股民请系好安全带,主力不演了,周三将迎来更大级别动作?

A股:股民请系好安全带,主力不演了,周三将迎来更大级别动作?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6:56:18
俄媒揭秘红军城乌军行动失败原因

俄媒揭秘红军城乌军行动失败原因

参考消息
2025-11-04 11:19:08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下一个恒大?前中超冠军赛季资金断裂:背后集团亏损近10亿!

下一个恒大?前中超冠军赛季资金断裂:背后集团亏损近10亿!

邱泽云
2025-11-04 13:59:21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项鹏飞
2025-11-03 19:31:43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悟话八门
2025-11-03 23:28:21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子承父业、进国家队、国外读书,个个不同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子承父业、进国家队、国外读书,个个不同

书雁飞史oh
2025-11-04 17:26:59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巢客HOME
2025-11-04 08:10:03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鲁中晨报
2025-11-04 16:11:06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极目新闻
2025-11-04 17:20:10
中芯国际工厂内的光刻机快撑不住了,800亿美元设备恐变废品?

中芯国际工厂内的光刻机快撑不住了,800亿美元设备恐变废品?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14:51:32
南师附中男生跑200米猝死,最后要颗糖看哭人!3个细节戳痛家长

南师附中男生跑200米猝死,最后要颗糖看哭人!3个细节戳痛家长

八斗小先生
2025-11-04 09:36:46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参考消息
2025-11-03 19:22:07
2025-11-04 18:56:49
牛牛叨史 incentive-icons
牛牛叨史
如果是一滴雨,就倾尽温柔滋润大地!
1004文章数 12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教育要闻

L1寒·春︱情绪管理、接纳自我、理解他人...6-7岁孩子需要学的这里都有

手机要闻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6系列手机将涨价,DRAM供应链短缺成主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