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放现在说,谁也别一嘴道理开篇,康熙跟索额图这俩人,搁今天评论区估计吵得翻天,外面看嘛,帝王发怒,权臣倒霉,其实就一盘棋到最后下死了,老账算了几十年,面子里子全摊开,心里打的小算盘藏不住了。
![]()
康熙小时候才八岁,登基根本不是他能选的,家里大人推着上台,四个辅政大臣,每人都琢磨自己那点事,鳌拜仗着自己狠,苏克萨哈结果刚到头也上了,康熙夹在中间,能不能好好长大都难说,索尼家那时候聪明,老子临死前让儿子索额图当“陪太子念书”这活,明里帮家族留了条命,顺手又扶了个小皇帝,赌对了。
![]()
鳌拜倒台之后,索额图成了康熙自己人,学政治的那种老师,鳌拜那次其实就是康熙的成人礼,背后捣刀的,不是谁,正是索额图,康熙能坐稳的位置,不得不说,这人有份,鳌拜府里那帮打手的家伙事,索额图给藏了,康熙才能有机会长大,不被人架空,可这事吧,历史向来不养恩人,恩人有大功了,变成心头刺。
![]()
鳌拜下去以后,康熙拿回了权,手下真的能用的,其实索额图一个,这信任,更像依赖,太致命,过了十年,索额图自己说身体差,要辞官,下棋一样试探,康熙还真没舍得,先让他休息,后头又回来帮太子,毕竟皇后出自索家。
![]()
这亲戚关系,警惕都低不少,朝廷最怕啥,家族势力大,这会儿赫舍里家在清初就快半个皇族了,皇后去世,影响没减反涨,因着太子、索额图又搭起一张权力网,康熙心里早埋着雷,这一家不能再大。
![]()
弟弟先开刀,心裕和法保,俩人上朝不来,俸禄拿着死花,换老百姓家也得骂败家子,康熙借机敲打索额图,那时候的康熙,已经不是小时候想啥都得靠人保护的年纪,收权,铁血,慢慢显出来。
![]()
真正让康熙动心思的,不是那俩兄弟,是太子,胤礽谁都知道,康熙最看重的儿子,聪明,仪表,学问好,太子早早立好了,问题是老师是谁,索额图啊,这个老师教的不是怎么管国家,是教怎么收买人心,怎么站在权力圈中心。
![]()
太子学会啥,卖官,收礼,拉拢党羽,官场那点门道全学会了,康熙最怕的恰好就是这种,权力被架空的苗头,偏偏苗子长在最宠的儿子,最信的臣子身上,这下他明白,自己三十年除掉鳌拜的阴影,结果让索额图和太子又给种下一颗。
![]()
一七零三年,康熙四十二年,宗人府关押索额图,四个月,没了,死法特别,绝食,历史写“自绝”,宫里谁不清楚,康熙下的话,饭送门口给看着,不让吃,这种死法,皇帝不亲自杀你,让你活活饿着,就是在宣示权力。
![]()
这种冷淡,极致,索额图的死,更像个仪式,康熙要让朝堂都明白,鳌拜不是哪个恩人的功劳,是皇权自己,朝里以后没有索额图们,死讯出来,康熙老套路“震怒”,抄家,诛子,理由冠冕堂皇,标准那句“抗旨拒食,拒不认罪”,罪名都模糊,大家心里都发凉,抄家根本不是要银子,是要断根,儿子俩都跟太子贴太近,康熙知道,要稳住皇权,先把太子身边钉子拔了。
![]()
那会儿,康熙其实还没打算废太子,心里留着点念想,指望着浪子回头,杀索额图,抄家,帮太子断后路,让他没机会养自己人,太子没领这个情,胤礽后面照旧,情报网、买官、买宫女,康熙失望,废了两次太子,父子成了仇人。
![]()
有人说索额图死得冤,帮康熙打下江山,最后饿死,也有人说他野心大,想拿师傅的身份架控储君,这两种说法,放权力体系里,都成立,死在鳌拜之后叫肝胆相照,活得久就成异心,聪明,懂权力的甜和险。
![]()
可他忘了,帝王最怕的不是敌人,是最信的那个太聪明的人,康熙呢,一辈子最信的俩人,鳌拜、索额图,都死在自己手上,这不是残忍,是规律,想做独立的帝王,就得亲手断了自己靠过的影子。
![]()
这里写到这,回头看,谁也别把人分成忠奸两头,冷冰冰的政治秩序,康熙的选择全是皇帝逻辑,没人真纯好,也没人真纯坏,大家都在规则里转圈。
![]()
索额图死的时候七十多,鳌拜死了快三十年,康熙不再是那个棋盘上的“被保护小子”,成了下棋的人,也是孤家寡人,有人问,为什么要饿死索额图,不直接杀,其实很明白,斩头是惩,饿死让你慢慢明白自己啥都不是,命运全在皇帝手上,哪怕你救过我,也不留你一口饭。
![]()
索额图死了,太子废了,赫舍里家没了,清朝的权力彻底回到皇帝手里,康熙五十,那年,权力顶点,也是最孤独的时候,棋全赢了,身边再没人叫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