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市分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中心城市商事法律联盟、中国国际商会西安商会、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5商事法律服务长安大会在西安圆满落幕。西安市贸促会(西安国际商会)冉红斌会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本次大会是中国国际商会中心城市商事法律联盟成员单位相聚西安,共同探讨商事法律服务新发展与新机遇的一次盛会,同时有效强化了贸促系统与各地法务区建设在资源整合、功能协同层面的联动发展,将进一步凝聚商事法律服务共识,促进优质法律资源聚集融合,为中国企业“出海远航”、西安打造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提供更坚实的法治支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陕西省贸促会、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中国国际商会中心城市商事法律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安徽、厦门、济南等20多家省市贸促会代表,四川天府中央法务区、厦门海丝中央法务区、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等近10个法务区代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安市司法局、西安市法学会等相关政府机构,西安仲裁委员会、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领导,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法学院等知名高校法律专家,国内知名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业代表共260余人参加会议。
冉红斌在致辞中指出,2025商事法律服务长安大会,是西安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关键抓手,是中央保留的陕西省省部级以下唯一法律领域专项大会,也是西安展现法治服务能级、链接全球商事资源的独特平台。近年来,西安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建设,构建多层次商事法律服务网络,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等活动,为涉外企业提供公平法治保障,帮本土企业化解跨境法律风险,让“良法善治”的千年基因焕发活力。希望各方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新牵引、新契机,共商规则、共议合作,助力西安在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协同、推动“法商融合”深度落地、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底气、加速法律服务行业能级跃升、构筑知识产权保护前沿阵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交流发言环节,通过三位嘉宾对话交流,汇聚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专业智慧,为保障“出海”企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意见建议。
四川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龙江介绍,自2021年2月正式启动运行以来,天府中央法务区以“一点、六院、八庭”司法审判资源导入为重点,创设了全层级司法审判矩阵。同时,坚持“以法促商、以商引法”,多元化法务资源集聚,吸引了超400家法务泛法务机构、超10家涉外法务机构,举办了超60场法商融合活动。天府中央法务区将进一步强化全方位服务企业功能,加大力度开展涉外人才培养,积极服务企业出海,塑造高水平涉外法务优势。
西安浐灞国际港“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园党总支书记赵晓奎介绍了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建设情况与阶段性成果。他表示,西安浐灞国际港将持续构建开放包容、健康融通的法商生态,携手社会各界翘楚为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全力打造“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新高地。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崔燕介绍了西安市以知识产权保护赋能“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她表示,西安将持续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效能、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价值的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助力西安“双中心”建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
会上,《中国国际商会中心城市国际商会联盟发展蓝皮书》《西安(地区)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白皮书》正式发布。其中,蓝皮书对中心城市国际商会联盟发展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梳理与方向引领;白皮书则是西安市贸促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具体实践,旨在成为西安(地区)企业“出海”的“工具书”与“防护盾”。
![]()
此外,西安市贸促会对设立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进行授牌,该工作站将为企业提供“申请—管理—维权”一站式服务,联动多途径实现快速维权。同时,西安市贸促会还与迪拜DMCC中国中心、马来西亚陕西总商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
主旨演讲环节由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洁主持,三位涉外法律专家围绕“争议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与合作发展——赋能‘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高质量建设”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探寻推动商事争端高效率、低成本、便利化解决的方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并提出知识产权制度协同的“三维一体”框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制度供给。他指出,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创新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需要以更宏阔的历史视野、更深刻的战略洞察,重新定位知识产权在国家创新生态中的战略基点,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制度引擎。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副秘书长王芳详细阐述了商事调解在中央法务区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为国家级商事调解机构如何助力中央法务区建设指明路径,以帮助更多企业加速扬帆出海,扩大海外“朋友圈”。她表示,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愿以西安为新起点,将24个中外联合调解机制的经验、5万余起跨境调解案件的实践,转化为服务西安企业、支撑西安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具体行动。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西南分会秘书长助理张傲霜重点介绍了海事商事仲裁为何是“法商融合”护航出海的最佳选择、企业如何用好海事商事仲裁这一战略工具等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相关工作进行交流分享。她希望,中国企业在乘着“一带一路”东风出海远航时,筑牢企业稳健前行的法律后盾,不仅在经济上收获成功,更在全球化治理中展现中国企业的智慧与风范。
![]()
主题讨论环节由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小涛主持,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郑发龙,迪拜盈天苏莱曼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李峰等8位嘉宾,分别围绕“法商融合护航建企‘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打造企业出海中东的法律护航体系、中国企业赴日投资现状及重点法律风险、香港如何作为企业的出海口、墨西哥外商投资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筑牢法商防线护航企业中亚出海行稳致远、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国际争议解决、国际商事公约与国际商事惯例在涉外商事合同中的适用”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就加强法律查明、提供精准法律指引等方面提出了务实建议。
会议期间,与会省外嘉宾参观了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并召开中央法务区建设交流座谈会。围绕涉外法治建设、预防和解决国际经贸争端、中央法务区软实力提升等核心内容,参加座谈的嘉宾们畅所欲言,以全球视野和专业智慧深化互学互鉴,携手共同挖掘商事法律服务的合作潜力,并表示将持续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次大会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和全国性的特点,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商法界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为商事法律服务、全国中央法务区建设以及贸促系统商法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韩博轩)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