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黄淮海两熟制绿色耕作技术体系构建”玉米测产及观摩会在周口市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八分场举行。测产结果显示,采用绿色耕作模式的示范区玉米亩产达709.7千克,较常规耕作模式增产8.6%,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5%,标志着黄淮海地区绿色丰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
本次测产专家组由南京土壤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周口市农科所及黄泛区农场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黄淮海两熟制用养结合丰产高效及固碳减排绿色耕作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并随机选取示范区与常规耕作对照区样点开展测产。
测产数据显示:绿色耕作示范区玉米平均密度6825.9株/亩,亩产709.7千克;常规耕作对照区玉米平均密度6377.2株/亩,亩产653.3千克。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郭斗斗副研究员介绍,绿色耕作模式通过集成秸秆还田、优化施肥(NE专家系统)、缓释肥筛选及秸秆腐解剂应用等技术,在氮肥减施22.5%的条件下实现增产56.4千克/亩,增产率达8.6%。
![]()
针对黄淮海两熟制地区长期单一作物种植、过度耕作导致的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及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等问题,该项目构建了“用养结合”的绿色耕作技术体系。通过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结合NE专家系统精准调控施肥量,改用缓释肥以减少用氮量,增加腐解剂加速秸秆养分转化,实现“产量提升-地力保护-固碳减排”协同增效。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表示:“该技术体系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农田碳排放,为黄淮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60余名种粮大户、农场职工及农业技术人员实地察看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玉米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表现。黄泛区农场种植户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多施肥才能高产,现在看到绿色模式既省钱又增产,明年一定要试一试!
![]()
项目组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基于测产结果优化技术参数,扩大示范面积,并重点监测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效果,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形成覆盖黄淮海地区的绿色耕作技术标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主产区绿色丰产耕作制度与固碳减排关键技术”聚焦黄淮海两熟制地区生态保护与产能提升矛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长期深耕土壤改良与高效施肥领域,相关成果已在全国10余个省份推广应用,累计示范面积超500万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