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产结果出来了!亩产高达1419.48公斤!”10月29日,甘孜州丹巴县甲居镇聂呷村的高密高产攻关田内,一阵欢呼声打破了秋日的宁静——这个数字,不仅创下该攻关田单产新高,更再一次刷新我国西南片区玉米高产纪录!
![]()
当天,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在丹巴县甲居镇聂呷村实施的2亩“成单372”高密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严格参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采用全田实收过磅称重、水分检测折算等规范流程,最终测定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成单372”平均亩产达1419.48公斤。
![]()
作为本次主角的“成单37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目前已通过国家西南区中低海拔组审定、四川省青贮玉米审定,并进入国家西南区中高海拔组初审公示阶段。其突出优势在于广适性强,既可春播也可夏播,还能复合种植,兼具粮用与饲用双重价值。
![]()
“耐密抗倒是它的核心。”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何文铸介绍,攻关田种植密度达5500-6500株/亩,较当地传统4000株/亩的种植密度增加1500-2500株,但植株仍表现出优异的抗倒性。同时,该品种对西南地区常见的大斑病等多发病害抗性突出,在密植、高湿、多病害叠加的生态压力下仍能保持稳定产量,解决了传统品种“密植易倒、多病减产”的痛点。
![]()
“市场反馈印证了它的潜力。”四川均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单372”独家经营权方,董事长章存均透露,今年该品种已在西北、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多点示范,抗逆性、耐密性经不同生态区检验表现良好。2026年,公司计划在省内绵阳、邛崃及省外云南、海南扩大示范规模,力争到2027年,推动全国制种面积突破1万亩。
本次验收,专家组认为,“成单372”配套灌足底墒、规范盖膜、缩行增密等关键技术,为高原及类似生态区玉米丰产增效、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牧交错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玉米新品种与配套农机农艺技术支撑,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助力西南地区玉米产能提升!
![]()
来源:四川观察 丹巴县委宣传部
编辑:刘睿娟
责编:岳诗蕊
校对:卢雪英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