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浦城,校园里书声琅琅,社区活动室里热潮涌动。一场场以“红色”为底色的课堂,正悄然在青少年心田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力量,浦城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以老兵宣讲为核心,以多元形式为载体,将革命故事、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脉络,让红色精神在代际传递中绽放时代光芒。
在富岭中心小学的课堂上
宣传干事周静兰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历史照片。“1940年,17岁的张金钱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为红军送药品、送粮食。”她的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历史感,“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胶鞋的脚印,张爷爷就打着赤脚护送药品,他的脚底板也因为湿气腐烂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
富岭中心小学课堂上宣讲员正在讲述革命故事
而在浦城荣华实验高中
退役军人的身影出现在礼堂讲台上,他们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当年在训练场摸爬滚打的艰辛、执行任务时与战友并肩的坚守,结合自身从军经历阐释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台下的学生则坐直身子,眼神紧紧跟随,宣讲结束后,礼堂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
学生认真聆听退役军人宣讲
红色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扎根,更在亲子互动中生长。莲塘镇虹桥社区活动室里,“小小观察员”活动正有序开展。专业讲师借助图文资料与模型教具,用儿童易懂的语言讲解国防历史、武器装备常识及国家安全知识。
随后的“亲子国防知识问答”环节,家长与孩子并肩抢答,在轻松互动中巩固所学。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以前觉得国防离孩子很远,现在一起学知识、做任务,才发现爱国情怀可以从身边小事培养。”
![]()
国防教育课程结束后孩子们手持剪纸作品合影
九牧镇的校园里
“福小宣·闽北讲习班·‘浦’新篇”宣讲员李佳妮的讲述同样动人。她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主题,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浦城籍排长张笃初的英勇事迹,以及全面抗战爆发后军民同心、挥师北上的壮阔历史。
![]()
宣讲员向学生们讲述浦城籍排长张笃初的英勇事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红色教育必须抓早抓小。”浦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红色课堂”品牌,整合更多老兵资源、挖掘本地红色故事,联合学校开发“红色校本课程”,推动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来源:浦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