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百年老厂房变身网红文创园,当老旧小区长出“空中花园”,当玻璃幕墙化身“发电面板”,这些正在中国城市里发生的“空间魔法”,究竟靠什么得以实现?答案,可以在一场聚焦城市未来的行业盛会中找寻。
10月28日至29日,第七届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学术年会以“文脉赓续 智慧焕新”为主题,从政策解读到技术落地,从文化传承到产业激活,多维度拆解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中国方案”,让老建筑、老空间在创新实践中重获新生。
本次会议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
政策锚定方向,“四好建设”勾勒民生导向的更新蓝图
“当前,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全面推进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战略行动,这为我们的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城市更新规划处处长王希希在致辞中强调,还要系统推进“四好”建设,即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创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模式,即做好资金、资源、治理的可持续。
这一方向在地方实践中已结出硕果。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级巡视员俞恩泽介绍,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老旧住房改造1200万平方米,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据了解,2022年上海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以来,先后出台《上海城市更新条例》,组建城市更新中心,建立“1+10+X”政策框架,创新提出“三师联创”“五全联动”“六步工作法”等工作机制,推动区域更新、社区更新、建筑更新协同联动,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更新样板,努力让上海更有温度、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华建集团副总裁周静瑜表示,集团发挥在规划设计整个产业链优势,系统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全专业的核心技术矩阵。今年已搭建城市更新技术中心平台、成立城市更新技术更新联盟。集团旗下本土龙头设计企业华东院具备丰富且成熟的片区更新总控经验,覆盖历史街区及历史风貌保护、空港交通枢纽、高层商务楼宇、商业建筑更新改造等系列专业领域的全链条专业服务,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积累了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目前正探索形成更多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板,赋能城市活力生长。
华东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牛斌认为,当下城市更新转型背景下的技术赋能模式值得更多关注和思考,城市发展的核心意义是对人的多维需求的响应和满足,基于此,在城市更新持续转型的时代,仍应回归本质,创新思维,通过新的共生生态关系的塑造,赋能全类型城市更新全周期可持续进步,推动城市新文脉塑造、行业新技术创建。
![]()
技术筑牢根基,精准诊断、智慧运维让老建筑更宜居
“当前城市已经迈入以提升城市韧性,改善人居品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市更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翻新建筑,而是以提升城市韧性,改善人居品质为核心的深度变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樊金龙透露,建研院依托自主研发的BIMBase平台、爱思智测系统、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抗震消能减震等产品,在北京十大建筑加固改造、字节跳动总部改造、北京中坤广场改造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现了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进介绍了“1234”城市更新综合解决方案,即“一体化全流程、双内核筑根基、三维度提品质、四举措创效能”,为数百项改造更新项目注入多元价值。
以北京快手项目为例,20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在前期采取了非常详尽的尽调,通过‘体检’发现问题,精准进行更新实践。”刘军进介绍,中建研在更新中加入智慧运维系统,实现舒适与节能双赢。
![]()
文化唤醒记忆,让老空间留住乡愁、装下新日子
同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以福州洲岛项目为例介绍,尽管岛上多数建筑在20年前已完成拆除,但此次更新中,因核心主体建筑需保留,团队最终选择拆除西部相对老化的住宅楼,并保留东区主体欧陆风,进行改良,再用天桥把两者连起来形成广场,改造后在今年中秋变成了福州的热点,和烟台山合在一起变成整个福州城最重要的观光点。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汪孝安分享上海实践时提到:“华东院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提出‘更新+’理念,构筑‘1+1+N’框架,形成‘规、策、算’一体以及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建筑‘双轨制、双引擎’的业务模式。”
以上海M50创意园区为例,将上世纪50年代的纺织厂房保留锯齿形屋顶、红砖墙体等历史风貌,内部改造为高挑空展厅、设计师工作室,如今聚集了100多家文创企业,每年举办展览超200场。
在武康路街区改造中,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仅修复老洋房外立面、规整沿街商铺招牌、增设无障碍坡道与休息长椅,让这条百年马路的文化氛围更浓。
“城市更新的底层逻辑就是产业的不断迭代焕新,产业和城市是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空间的互动发展。”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提出,“城市更新最根本的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要为新经济、新消费、新人群、新生活营造新空间和新环境,而老厂房、老仓库、老码头、老粮仓等是重要载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