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VIP会员实际到手价3699元,普通消费者3999元,夸克AI眼镜在天猫官方店铺开启预售后仅7小时便跃居“双11”智能眼镜行业销量第二。
10月24日零点,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在夸克智能设备天猫旗舰店开启预售。这款搭载双旗舰芯片、深度融合阿里生态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百镜大战”的激烈竞争中迅速崭露头角。
![]()
几乎同一时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IDC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已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而中国市场增速更为惊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在这场争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竞赛中,阿里巴巴的入局无疑为行业增添了重要变数。
01 行业爆发:智能眼镜的“iPhone时刻”将至
2025年,智能眼镜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入局。
华为、百度、小米、苹果、OPPO等科技巨头均已进军AI眼镜领域,雷鸟创新、Rokid等创业公司也各显神通。
国际市场上,Meta凭借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占据领先地位,其新款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在全球各地实体零售店几乎售罄。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年)将达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AI+AR技术的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AI眼镜行业将在两三年内进入全面爆发期。
02 阿里入局:夸克AI眼镜的技术突破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在硬件配置上展现了强劲竞争力。
该产品搭载了双旗舰芯片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技术,显示距离前后上下可调节。
针对近视人群,夸克AI眼镜没有采用行业普遍的“外挂”方式(夹片或磁吸方案),而是提供了定制一体化贴合的配镜方案。
在续航这一智能眼镜关键痛点上,夸克AI眼镜创新性地采用了双电池加可换电设计,用户热拔插镜腿即可更换主电池,换电期间副电池维持续航不断电。
影像能力方面,阿里巴巴自研了SuperRaw超级夜景模式,突破了AI眼镜在暗光环境下拍摄不清的行业瓶颈。
这些技术创新直接瞄准了当前智能眼镜普遍存在的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痛点。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眼镜一定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这将催生个人数据量的急剧爆发。”
03 生态融合:近眼交互的差异化竞争力
夸克AI眼镜真正的竞争优势,或许在于其深度融合的阿里生态系统。
这款眼镜定制开发了高德近眼导航系统、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飞猪出行提醒等特色功能。
以导航场景为例,研发团队联合高德地图开发了适配AI眼镜的近眼显示导航系统。可实现在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下的精准指引,在眼镜屏幕上显示导航箭头、距离和速度等数据。
2025年云栖大会期间,夸克与高德联合发布了行业首个集成导航Agent的近眼显示导航系统。
除了融合阿里巴巴自有生态,夸克AI眼镜还联合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通过技术、渠道、服务以及C2M定制能力的整合,解决用户体验的关键瓶颈。
这种“硬件+服务”的生态闭环,构成了阿里做AI眼镜的核心思路——硬件只是入口,服务才是价值所在。
04 挑战与未来:通往下一代入口的道路
尽管前景可期,智能眼镜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瓶颈依然是最大的拦路虎。当前主流AI眼镜平均重量虽降至50克左右,但代价是续航普遍锁定在4小时以内。
与用户“全天候佩戴”的需求相去甚远。显示技术路线深陷“取舍困境”,算力与功耗的平衡也难以完美解决。
商业化路径的模糊更让玩家们如履薄冰。目前行业主要存在两种盈利模式:
一是硬件盈利,如Rokid通过30万副销量实现正向现金流;二是服务变现,如Meta计划通过增值服务收取订阅费。但现实是,用户付费意愿低迷,而硬件毛利率普遍低于20%,远低于智能手机时代的35%。
伦理争议的阴影同样挥之不去。Meta Ray-Ban因拍摄功能引发“隐私恐慌”,全球多地出现“禁止佩戴智能眼镜进入”的标语。在我国,AI眼镜的“第一视角拍摄”功能也已引发关注和争议。
尽管挑战重重,智能眼镜行业的长期趋势已不可逆转。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销量为46.9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191.1亿元。
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智能眼镜时,最关注的因素是续航能力,占比61.25%。其次是舒适度(56.00%)和适配性(48.00%),这与企业需要攻坚的技术难点高度一致。
正如2007年iPhone重新定义手机,如今的AI眼镜正试图重塑人与数字世界的连接方式。宋刚对此坚信不疑:“眼镜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
在阿里巴巴的生态赋能下,夸克AI眼镜不再只是智能终端,更是串联起导航、支付、购物、出行的个人AI网络。
随着技术瓶颈的进一步突破和生态服务的持续丰富,近眼交互很可能成为继触摸屏之后最重要的交互革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