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第五届“AI未来”全国中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峰会暨牛顿苹果树创新人才培育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落下帷幕。作为以“牛顿苹果树”为科学精神象征的全国性青少年科创赛事,本次活动聚焦“好奇心驱动探索”与“AI时代创新使命”的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搭建了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助力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发展突破。此次活动中,蜀山区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创协作体单位受邀参赛。
![]()
![]()
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对赛事高度重视,由合肥市十佳科技辅导员张美华老师牵头组织、全程指导,选派三名学生参赛并斩获佳绩——七(2)班彭振洋同学的《基于AI大模型的初中古文背诵助手》获全国一等奖,同时入选“未来之星”十佳名单;八(19)班谢咏麟同学的《一种高尔夫推击球技术智能训练系统》获二等奖;八(7)班薛涵铭同学的《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人工智能军工多语种智能语音盾牌》获三等奖。
彭振洋同学的获奖项目聚焦初中古文学习痛点,依托大语言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开发出专门针对初中必背古文的智能辅导工具。该工具集成“智能问答、逐句解析、背诵技巧指导、默写自动检测”四大核心功能,可覆盖《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24篇初中必背古文。经实际测试,使用该工具的学生古文背诵效率平均提升28%,默写正确率提高19%,为传统文科学习提供了科技赋能新路径。
![]()
![]()
![]()
谢咏麟同学的项目则瞄准高尔夫推击球训练的行业难点,针对传统训练中“反馈滞后、缺乏科学量化标准、难以适配个体差异”等问题,研发出集成多类型传感器与深度学习框架的智能训练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推击球动作数据,通过算法分析生成科学训练建议,并提供自适应反馈,有效提升训练效率与动作规范性。
![]()
薛涵铭同学的项目聚焦特殊场景下的沟通需求,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多语种语音识别技术与实时翻译技术相融合,研制出适用于边境防护、维和救援等场景的智能语音盾牌。该装备具备“离线翻译、声光同步反馈、轻量化便携”等特点,能有效破解军事行动中的语言障碍,为提升任务沟通效率与人员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
![]()
学生的成绩既是个人勤奋钻研、勇于突破的结果,更是学校长期深耕科技创新教育的缩影。望岳校区始终坚持“五育融合”,通过开设科创社团、组建专项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团队等举措,为学生搭建探索科技、实现创意的实践平台,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认知边界,更在其心中种下“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种子。未来,望岳校区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持续完善科创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瞄准前沿科技领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为培养更多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图文:张美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